生理期可以进行适度臀肌训练,但需根据个体状态调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期阶段、运动耐受度、训练类型、疼痛程度及激素水平变化。
月经初期1-3天建议降低训练强度,此时子宫内膜脱落可能伴随明显不适。中期4-7天若痛经缓解可逐步恢复训练,但需避免大重量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排卵期前雌激素回升阶段是肌肉训练的黄金窗口期。
长期规律锻炼者经期运动耐受性较高,可维持60%-70%常规训练量。初学者应选择自重训练如臀桥、侧卧抬腿等低强度动作,单组重复次数控制在12-15次为宜。出现头晕、乏力需立即停止。
推荐孤立臀肌的弹力带后踢、跪姿侧抬腿等非负重训练,避免硬拉、负重箭步蹲等复合动作。瑜伽球辅助的静态臀肌收缩训练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且不易引发不适。
中度以上痛经视觉模拟评分≥4分应暂停力量训练,轻度不适可通过猫牛式伸展缓解后再尝试训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遵医嘱决定运动方案。
经期前黄体酮升高可能导致关节松弛,需减少跳跃类动作。经期第3天起雌激素回升可增强肌肉募集能力,此时臀推等中等强度训练效果更显著。
经期臀肌训练建议选择上午10点或下午4点体温较高时段,训练前后补充含镁食物如香蕉、黑巧克力缓解肌肉紧张。穿着高腰压缩裤可提供腹部支撑,训练后采用45度温水坐浴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每周训练频率控制在2-3次,单次时长不超过40分钟,避免运动后立即饮用冷饮。经血量过大或出现血块时应暂停训练并咨询妇科医生。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张忠浩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