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避孕药2月份的服用方法与常规月份一致,需在医生指导下按固定周期连续服用。长效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质实现避孕效果,常见药物包括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炔诺孕酮炔雌醚片等复合制剂。服用期间需注意可能出现月经改变、乳房胀痛等药物反应,漏服超过12小时需采取紧急避孕措施。
每月固定时间服用1片,首次用药需在月经来潮第5天服用,间隔20天后服第2片,之后按第2片服药日期每月固定服用1片。2月份天数较少,但无需调整用药间隔,保持原周期即可。服药期间避免同时使用利福平、苯妥英钠等影响药效的抗生素或抗癫痫药物。
发现漏服后12小时内补服仍有效,超过12小时需在补服的同时加用屏障避孕法7天。若漏服发生在月经周期后期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可直接开始新周期并放弃当月避孕效果。连续漏服2次以上可能引发突破性出血,建议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更换避孕方式。
约30%使用者会出现类早孕反应如恶心、头晕,通常2-3个月后自行缓解。部分女性可能发生月经量减少或闭经,这与子宫内膜受抑制有关,停药后多可恢复。若出现严重头痛、视觉异常或下肢肿痛,需立即停药排查血栓风险。
哺乳期女性、35岁以上吸烟者、有静脉血栓病史者禁用。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患者需谨慎使用。计划妊娠者应停药3-6个月后再备孕,期间改用屏障避孕法。长期服药者每年需进行肝肾功能、血压及乳腺检查。
服药期间若需使用中药贯众、圣约翰草等可能降低药效的草药,应咨询体重超过70公斤可能影响避孕效果,建议配合避孕套使用。每年连续用药不宜超过5年,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宫颈癌风险,定期宫颈癌筛查必不可少。
长效避孕药使用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预防可能的维生素缺乏。规律运动有助于缓解药物引起的情绪波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乳房胀痛。服药期间出现异常阴道流血超过3个月,或停药后3个月未恢复月经,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子宫内膜病变。储存药物时注意避光防潮,25℃以下环境可保持药效稳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