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服避孕药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有效,紧急避孕药的效果与服药时间密切相关,主要有药物类型、服药时机、个体差异、饮食影响、药物相互作用五个关键因素。
常见紧急避孕药分为左炔诺孕酮片和米非司酮两类。左炔诺孕酮需在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米非司酮适用时间可延长至120小时。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左炔诺孕酮通过抑制排卵发挥作用,米非司酮则能阻止受精卵着床。
紧急避孕药的效果随服药时间延迟而显著下降。研究显示,左炔诺孕酮在24小时内服用避孕成功率可达95%,48小时内降至85%,72小时内仅有58%。排卵前后服药效果差异明显,排卵后服药基本无效。
体重指数会影响药物效果,体重超过70kg或BMI大于25时,左炔诺孕酮效果可能降低。月经周期阶段也影响药效,卵泡期早期服药效果优于黄体期。部分人群可能存在药物代谢异常,导致血药浓度不足。
高脂饮食可能延缓药物吸收,建议空腹或餐后2小时服用。服药后呕吐会影响药效,2小时内呕吐需补服。葡萄柚汁等食物可能干扰药物代谢酶活性,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
抗癫痫药、利福平等肝酶诱导剂会加速避孕药代谢。抗生素可能降低药效,需咨询长期服用圣约翰草提取物者,紧急避孕药失败风险增加。同时使用其他激素类药物可能产生拮抗作用。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应避免再次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建议后续采取常规避孕措施。可能出现月经周期改变、乳房胀痛等副作用,通常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恢复。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式,一年内使用不宜超过三次。服药后如出现严重腹痛或月经延迟超过一周,需排除宫外孕可能。日常可选择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更可靠的避孕方法,建立健康科学的避孕观念至关重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