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对女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合理使用可带来避孕及健康益处,但长期服用可能伴随副作用。主要作用包括调节月经周期、降低卵巢癌风险、改善痤疮,潜在风险涉及血栓形成、激素紊乱及胃肠道不适。
短效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实现高效避孕,正确使用避孕成功率超过99%。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制剂能改变宫颈黏液黏稠度,阻止精子穿透。紧急避孕药则通过大剂量孕激素干扰受精卵着床,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
规律服用短效避孕药可缓解痛经、减少经血量,使月经周期规律化。持续使用3年以上能使卵巢癌风险降低40%,子宫内膜癌风险减少50%。含抗雄激素成分的避孕药还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痤疮和多毛症。
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可能使静脉血栓风险增加2-4倍,吸烟者及35岁以上女性风险更高。新型孕激素如屈螺酮可降低血栓概率,但高血压患者仍需谨慎。服药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
部分避孕药可能导致体重轻微增加平均1-2公斤,与体液潴留和食欲变化有关。少数使用者会出现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孕激素单一制剂。服药期间建议保持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
停用短效避孕药后1-3个月可恢复正常排卵,不影响长期生育能力。但紧急避孕药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每年使用不宜超过3次。计划怀孕前建议提前3个月停药,补充叶酸等营养素。
使用避孕药期间应避免吸烟饮酒,每日固定时间服药以提高效果。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包括乳腺超声和宫颈癌筛查。出现持续头痛、胸痛或视觉异常需立即就医。健康女性连续服用不宜超过5年,可考虑与避孕套交替使用降低风险。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有助于调节激素代谢,适度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风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