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导致血栓的发生率约为0.3%-1%,实际风险与个体体质、用药类型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含雌激素的复方避孕药血栓风险较高,尤其是炔雌醇剂量超过35微克时。第三代孕激素如去氧孕烯较第二代如左炔诺孕酮对凝血功能影响更小。单纯孕激素避孕药几乎不增加血栓风险。
首次用药前3个月风险最高,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持续使用5年以上者风险较初期下降50%,但仍高于未用药人群。间断用药者每次重启用药时风险会短暂回升。
存在凝血因子V突变、蛋白C/S缺乏等遗传性血栓倾向者,用药后风险可升高3-5倍。有直系亲属血栓病史的人群发生率可达普通用药者的2倍。
高血压患者血栓风险增加1.8倍,糖尿病患者风险升高2.2倍。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用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可达4.5%。
每日久坐超过8小时者风险增加1.7倍,吸烟者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2.5倍。肥胖BMI>30人群用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可达正常体重者的3倍。
建议用药前进行凝血功能筛查和心血管风险评估,用药期间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出现单侧下肢肿胀、突发胸痛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药就医。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可有效降低风险。有血栓家族史者建议优先选择宫内节育器或避孕套等非激素避孕方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