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同房可能引发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问题,主要与生殖道防御力下降、经血逆流、细菌滋生有关。
月经期宫颈口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同房时细菌可能通过阴道进入子宫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易引发盆腔炎,需口服甲硝唑、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静脉输液。同房后出现发热、下腹痛需及时就医。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种植可能诱发痛经、不孕。临床常用布洛芬缓解疼痛,确诊后需采用GnRH-a类药物抑制卵巢功能,或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经期阴道环境偏碱性,黏膜充血脆弱,摩擦易导致微小裂伤。可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出血量大时需使用云南白药粉压迫止血。建议使用卫生棉条代替卫生巾减少摩擦。
经期女性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HPV、HSV等病毒易通过性接触传播。事后可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外阴,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需接种HPV疫苗或服用阿昔洛韦预防。
经期雌激素水平低谷导致阴道干涩,强行同房可能造成阴道痉挛。可提前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配合盆底肌放松训练。反复痉挛者需接受雌激素软膏局部治疗。
月经期建议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避免盆浴。饮食多摄入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搭配红枣枸杞茶改善气血。可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促进经血排出,禁止游泳、深蹲等增加腹压的运动。经期结束后3天再恢复同房,使用避孕套降低感染风险。出现异常出血、严重腹痛或发热症状需立即就诊妇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