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加重经期症状,需避免并采取防护措施。
月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同房时细菌容易侵入生殖道。阴道环境被经血改变,酸碱平衡破坏,防御能力下降,可能引发阴道炎、盆腔炎。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用药,如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氟康唑对抗真菌感染,严重时需静脉注射抗生素。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子宫内膜碎片异位种植可能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不孕,需通过腹腔镜确诊。治疗采用激素药物如地诺孕素抑制内膜生长,中重度患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性兴奋促使子宫收缩加剧,可能放大痛经症状。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会引发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缓解可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热敷下腹部,避免剧烈体位。宫寒体质者可饮用姜枣茶改善血液循环。
部分人误认为经期不会排卵而放弃避孕,但周期不规律者仍有受孕可能。经血可能影响避孕套润滑效果,增加破裂风险。建议使用短效避孕药或事后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补救。
文化禁忌或经期自卑感可能导致性压抑,伴侣需充分沟通。建议选择非插入式亲密行为,经期结束后再恢复常规性生活。焦虑情绪明显者可尝试正念呼吸练习调节。
经期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棉条或卫生巾不超过4小时。饮食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生冷刺激。适度进行瑜伽猫牛式等舒缓运动,禁止游泳或盆浴。出现持续发热、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或B超排查盆腔积液。长期经期同房可能造成慢性盆腔痛,建议使用月经周期记录APP跟踪身体状况。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