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可通过观察下体异物感、排尿异常、腰腹坠胀等症状初步判断,严重时需就医确诊。
站立或用力时阴道口有肿物脱出是典型表现,轻度下垂肿物可自行回纳,重度需手动推回。触摸脱出物表面光滑,可能伴随黏膜干燥或摩擦出血。日常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行为,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支撑力。
子宫压迫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严重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漏尿。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判断,盆底康复训练如臀桥、缩肛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可改善症状。排尿后尝试手指协助回纳脱垂组织。
长期盆腔压迫感或下坠疼痛提示子宫韧带松弛,平卧时症状减轻。使用子宫托可暂时缓解,但需专业医生配置。热敷下腹部每天20分钟配合腹式呼吸训练,避免穿紧身裤加重压迫。
直肠受压可能导致便秘或排便不尽感,严重者需手指压迫阴道后壁辅助排便。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火龙果,晨起空腹饮用温蜂蜜水刺激肠蠕动。禁止用力排便,必要时使用乳果糖等缓泻剂。
性交疼痛或阴道松弛感可能是子宫下垂信号。尝试侧卧位减轻不适,同房前排空膀胱。阴道哑铃训练每周3次,每次10分钟可增强肌肉弹性,重度脱垂需暂停性生活。
子宫下垂患者需长期坚持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饮食补充优质蛋白鱼肉、豆制品和维生素E坚果、菠菜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食物刺激盆腔充血。睡眠时抬高臀部20厘米,使用环形坐垫分散会阴压力。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Ⅲ度以上脱垂需考虑手术治疗如阴道封闭术、骶棘韧带固定术或子宫悬吊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