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可能诱发外阴炎,主要与材质过敏、更换不及时、透气性差、细菌滋生及使用方式不当有关。
部分卫生巾含荧光剂、香料或劣质纤维,直接接触外阴皮肤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肿、瘙痒或灼痛,严重时出现丘疹或糜烂。建议选用无添加的纯棉表层产品,过敏者可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
经血滞留超过2小时会形成细菌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繁殖可能引发炎症。每2-3小时需更换卫生巾,夜间不超过8小时。出现分泌物异常时,可用甲硝唑栓剂或克霉唑乳膏治疗真菌感染。
塑料底膜的卫生巾阻碍汗液蒸发,潮湿环境易致念珠菌增殖。选择透气的网面或含透气孔设计的产品,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已感染者可用硝酸咪康唑栓剂,配合碳酸氢钠坐浴。
开封后卫生巾接触卫生间潮湿空气或灰尘,可能沾染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应单独密封存放,使用前洗手。感染后需做细菌培养,针对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护垫代替卫生巾、粘贴位置偏移摩擦皮肤均可造成机械损伤。正确粘贴于内裤中央,经期结束后停用护垫。破损处可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日常护理建议穿着全棉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抵抗力。适度快走或瑜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月经量多者需监测贫血情况。出现持续瘙痒、异味或溃疡需妇科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