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服用避孕药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和婴儿健康,需谨慎选择孕激素单一制剂或非药物避孕方式。
含雌激素的复方避孕药会抑制泌乳素分泌,导致奶量减少。孕激素单一避孕药如炔诺酮对乳汁影响较小,但可能微量进入乳汁。建议产后6周内避免使用激素类避孕药,优先选择屏障避孕法。
药物成分通过乳汁被婴儿摄入后,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发育。临床观察发现部分婴儿出现烦躁、黄疸加重等情况。哺乳期如需用药,应选择仅含0.35mg炔诺酮的迷您避孕丸,并避开服药后3小时哺乳。
产后身体处于恢复期,肝脏代谢功能未完全恢复。避孕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诱发血栓风险。剖宫产产妇更应谨慎,建议产后42天复查后再考虑药物避孕。
哺乳期可选用避孕套、子宫帽等物理避孕方式。自然避孕法通过监测基础体温和宫颈黏液变化,避孕成功率可达90%以上。产后6个月以上可考虑放置含铜节育器。
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单孕激素制剂,避免复方避孕药。首次用药建议从最低剂量开始,观察乳汁量和婴儿反应。用药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出现乳房硬块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停药。
哺乳期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水分摄入,如鲫鱼汤、核桃等促进泌乳的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有助于激素平衡。护理方面注意乳头清洁,使用纯棉哺乳文胸减少刺激,出现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排查乳腺炎等疾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