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阴部疼痛可能由感染、外伤、激素变化、皮肤病变或神经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药物调节等措施。
细菌性阴道炎或外阴炎是常见诱因,表现为红肿灼痛伴异常分泌物。治疗需使用甲硝唑栓剂、克霉唑乳膏等抗菌药物,每日温水坐浴2次缓解不适。尿路感染可能放射至会阴部,需口服左氧氟沙星3-5天。
性生活摩擦过度或内裤材质刺激可能导致黏膜破损。暂停性生活3-5天,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促进愈合。骑跨伤后冰敷15分钟可减轻肿胀。
围绝经期雌激素下降易引发外阴干涩疼痛。短期使用雌三醇软膏每周2次,口服大豆异黄酮补充植物雌激素。哺乳期可涂抹维生素E油保持湿润。
外阴湿疹或硬化性苔藓需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1次,避免抓挠。疱疹病毒感染需口服阿昔洛韦7天,配合利多卡因凝胶止痛。
阴部神经受压可能引发灼痛感,骨盆底肌放松训练每日3组,每次10分钟。维生素B12注射液营养神经,严重者需神经阻滞治疗。
日常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刺激,增加酸奶、蔓越莓等益生菌摄入。凯格尔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水温40℃以下清洗外阴。疼痛持续72小时以上或伴随发热、溃疡需妇科检查,排除前庭大腺囊肿等器质性疾病。经期选用无香卫生巾减少摩擦,每年宫颈TCT筛查预防病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