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植避孕主要通过皮下植入孕激素缓释剂抑制排卵,常见影响包括月经紊乱、局部不适、体重波动、情绪变化及卵巢功能暂时抑制。
孕激素持续作用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变薄,60%使用者出现月经量减少或闭经,30%有不规则出血。通常3-6个月后逐渐适应,若持续大量出血需就医排除子宫内膜病变。临床常用炔诺酮片调节周期,严重者可考虑提前取出埋植剂。
约15%人群发生植入处淤青、疼痛或感染,与操作消毒不严或体质敏感相关。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3天,出现红肿热痛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极少数出现硅胶棒移位,需超声定位后手术调整。
孕激素可能促进脂肪合成,20%使用者体重增加2-5公斤。建议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在1600大卡内,优先选择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异常者可联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发生率约10%。轻度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中重度需心理干预。舍曲林等SSRI类药物可改善情绪,但需与避孕药间隔4小时服用。
取出埋植剂后1-3个月卵巢功能即可恢复,但35岁以上女性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备孕前建议检测AMH水平,辅以辅酶Q10和维生素E养护卵子质量。哺乳期女性使用可能减少乳汁分泌,建议产后6周再植入。
日常可多食用亚麻籽、三文鱼等富含ω-3食物缓解激素副作用,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每周3次30分钟快走能改善血液循环,植入侧手臂避免提重物。埋植期间每6个月复查肝肾功能,有严重偏头痛或血栓病史者禁用该避孕方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能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风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