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起床困难可能是生理性作息紊乱或病理性睡眠障碍的表现,与生物钟延迟、心理压力、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抑郁症等因素相关。
青春期褪黑素分泌时间比成人晚2小时,导致入睡和觉醒时间自然延后。建议逐步提前就寝时间,每天比前一天早睡15分钟,早晨使用强光照射疗法调节生物钟。
学业负担过重会引发慢性应激反应,抑制促觉醒神经递质分泌。认知行为疗法中可采用睡眠日记记录情绪状态,配合正念呼吸训练缓解焦虑,必要时短期使用小剂量褪黑素制剂。
铁蛋白水平低于30ng/ml会影响多巴胺合成,导致晨起困难。血清铁检测后,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配合维生素C,增加牛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高铁食物摄入。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基础代谢率下降,常伴持续疲劳感。需检测TSH和游离T4指标,确诊后服用左甲状腺素钠,同时保证海带、牡蛎等富硒食物摄入。
抑郁症患者清晨症状加重现象称为昼夜心境变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后,SSRI类药物如氟西汀需早晨服用,结合有氧运动促进5-羟色胺分泌。
每日保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晚餐避免高GI碳水化合物,睡前2小时停止电子设备使用。持续超过3个月的晨起困难伴随日间功能损害时,需到睡眠专科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发作性睡病等器质性疾病。家长应建立规律作息监督机制,避免周末补觉超过2小时打乱生物节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