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阴道干涩可能与激素变化、哺乳期影响、心理压力、伤口恢复、炎症因素有关。
分娩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阴道黏膜变薄、腺体分泌减少。产后6个月内可逐步恢复,哺乳期女性恢复更慢。短期可使用水溶性润滑剂缓解不适,如KY人体润滑剂、杜蕾斯润滑啫喱。严重者经医生评估后可局部涂抹雌激素软膏,如雌三醇乳膏。
催乳素升高会抑制卵巢功能,导致类似更年期的低雌激素状态。建议哺乳时保持适度频率,每日不超过8次。增加豆制品摄入补充植物雌激素,如每天饮用300ml豆浆或食用50g豆腐。暂停哺乳后2-3个月多数可自行改善。
产后抑郁焦虑发生率高达15%,情绪紧张会抑制性唤起。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血流,每天3组每组15次。尝试冥想放松训练,使用薰衣草精油香薰。夫妻间加强非性接触的亲密行为,如拥抱按摩。
会阴侧切或撕裂疤痕可能造成局部神经敏感度下降。产后6周起可用温水坐浴促进循环,加入金银花或蒲公英煎剂消炎。疤痕处涂抹维生素E油或医用硅酮凝胶,配合红外线理疗仪改善组织弹性。
产后抵抗力低下易引发阴道炎,异常分泌物会破坏润滑环境。出现瘙痒异味需就医检查,常见如念珠菌感染可用克霉唑栓,细菌性阴道病选用甲硝唑凝胶。日常选择纯棉内裤,避免使用护垫。
建议多食用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油促进黏膜修复,每天30分钟快走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产后42天复查需进行盆底肌力评估,重度松弛需进行电刺激治疗。哺乳期结束仍未改善者,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自身免疫疾病可能。保持外阴清洁但避免过度冲洗,选择PH4.5的弱酸性护理液。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