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扩张后可能再次变窄,主要与瘢痕增生、术后护理不当、炎症反复、肌肉痉挛或基础疾病未愈有关。
手术或外伤后局部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过度瘢痕,导致肛门狭窄复发。治疗需采用瘢痕软化药物如硅酮凝胶,严重者需手术松解。日常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术后未按医嘱使用肛门扩张器维持扩张效果,或清洁不到位引发感染。需重新制定扩肛计划,每日使用医用凡士林润滑,便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持创面清洁。
肛周脓肿、克罗恩病等炎症性疾病持续存在会导致组织纤维化。需控制原发病,短期使用泼尼松等抗炎药,配合美沙拉嗪栓剂局部给药减轻水肿。
盆底肌群持续性痉挛收缩会机械性缩小肛管直径。建议温水坐浴放松肌肉,必要时注射肉毒素缓解痉挛,同步进行提肛运动训练肌群协调性。
直肠肿瘤生长可能物理性压迫肛管。需通过肠镜明确诊断,早期肿瘤可切除,晚期需放化疗缩小病灶。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狭窄。
饮食上增加火龙果、燕麦等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辣椒酒精刺激。每日进行15分钟提肛运动增强肌肉弹性,术后半年内每月复查肛门指检评估恢复情况。夜间可使用石蜡油保持肛门湿润,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减少摩擦。出现排便困难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器械扩张造成二次损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