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挤奶操作不当可能损伤乳腺组织,正确手法可避免伤害,关键掌握力度、频率和方向。
过度用力挤压会直接导致乳腺导管或腺泡损伤,引发局部水肿甚至毛细血管破裂。正确方式是用指腹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轻柔推压,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哺乳期女性可配合热敷软化乳腺后再操作。
C形手型是国际哺乳协会推荐的标准挤奶姿势,拇指与食指呈C字型固定在乳晕边缘,通过有节奏的按压-放松动作刺激泌乳反射。避免用指尖掐捏或粗暴拉扯乳头,这类错误手法易造成乳头皲裂和乳腺管机械性损伤。
单次挤奶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可能诱发乳腺疲劳,建议每侧乳房操作5-7分钟后交替。产后初期每日挤奶不超过8次,过度频繁刺激会导致乳腺细胞代偿性增生,增加乳腺炎风险。
必须遵循乳腺导管放射状分布特点,从外周向乳头方向呈放射状施力。逆向操作可能使乳汁倒流进入乳腺间质,引发化学性乳腺炎。哺乳期堵奶时可先按摩硬块周边再挤奶。
长期需要排空乳汁者建议使用电动吸奶器,其负压控制在250mmHg以下较安全。手动吸奶器需注意阀门密封性,漏气会导致无效抽吸而被迫加大力度。特殊情况下可配合振动按摩仪松解乳腺结节。
日常护理可食用富含卵磷脂的豆浆、核桃帮助乳腺导管通畅,练习扩胸运动和乳房按摩操改善血液循环。出现持续胀痛或血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哺乳期应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机械摩擦,清洁时使用37℃以下温水冲洗乳头。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张忠浩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