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失败主要与服药不规律、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吸收差异三个因素有关。
短效避孕药需每天固定时间服用,漏服超过12小时或错服剂量会降低血药浓度。补救措施包括立即补服并在后续7天采用屏障避孕,紧急避孕药需在72小时内服用左炔诺孕酮1.5mg或乌利司他30mg。
抗生素如利福平、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会加速避孕药代谢,抗真菌药酮康唑则抑制代谢。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需改用避孕套,或选择含炔雌醇≥50μg的复合避孕药增强效果。
胃肠炎导致的呕吐腹泻会影响药物吸收,BMI>30的女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建议呕吐后4小时内补服,肥胖人群可选用避孕贴或阴道环等非口服制剂。
高温潮湿环境会使药物有效成分降解,药片出现变色、碎裂时禁止服用。正确存储应避光干燥,温度低于25℃,外出时使用专用药盒防潮。
CYP3A4酶基因突变者代谢过快,孕激素受体敏感度低者需调整方案。可通过药物基因检测选择合适剂型,或改用含屈螺酮的新型避孕药。
日常避免葡萄柚汁影响药物代谢,补充维生素B族减少突破性出血。坚持记录服药时间,运动时注意防止药片受潮失效,每年复查肝肾功能。出现异常出血或疑似妊娠时,需及时进行血HCG检测和超声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