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流黄水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乳腺炎、内分泌紊乱、乳头湿疹或乳腺癌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
乳腺导管扩张常见于中年女性,导管内淤积的分泌物氧化后呈黄色。伴随乳头凹陷或乳晕肿块时需超声检查确诊。治疗可口服头孢克肟抗感染,局部热敷促进分泌物排出,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乳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时,脓性分泌物可能从乳头溢出。伴随乳房红肿热痛需立即就医。治疗包括青霉素静脉输液,外敷金黄散消肿,必要时穿刺排脓,哺乳期需保持乳汁通畅排出。
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会导致非哺乳期泌乳,常见于垂体瘤或避孕药使用。血液激素检查可确诊。溴隐亭可抑制泌乳素分泌,维生素B6调节内分泌,避免高脂肪饮食加重激素紊乱。
过敏或摩擦刺激导致乳头皮肤破损渗液,常伴瘙痒脱屑。需与佩吉特病鉴别。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抗炎,莫匹罗星软膏防感染,穿纯棉内衣减少摩擦,避免抓挠加重症状。
乳腺癌侵犯导管时可能出现血性或黄色溢液,尤其单侧发生时需警惕。乳腺钼靶和活检可明确诊断。根据分型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配合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日常需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压迫,经期前后减少咖啡因摄入平衡激素,练习扩胸运动改善乳腺循环。出现持续溢液、肿块或皮肤橘皮样改变时,应立即进行乳腺专科检查。哺乳期注意正确衔乳姿势,每次哺乳后清洁乳头预防感染,绝经后女性建议每年一次乳腺超声筛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张忠浩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