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女性健康 > 避孕流产 > 正文

女性安全期避孕不太科学? 这几个避孕方法值得一试

发布时间:2022-06-01 18:30: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避孕是使妇女暂时不受孕的科学手段。生殖过程中的三个环节主要控制:

抑制精子和卵子的产生;

防止精子与卵子结合;

3.使子宫环境不利于精子的获得和生存,或不适合受精卵的植入和发育。常见的避孕方法有:使用避孕药、避孕套、避孕膜、安全期、体外排精、压缩尿道、手术等。

安全期避孕不科学

安全期避孕是指根据女性排卵期、精子和卵子在女性生殖道中的生存时间计算不受孕期,因此性交选择在此期间进行,以达到避孕的目的。通常,卵巢排卵通常在月经前后14天内,因此安全期约为月经后10天,月经后第20天至下一次月经。离月经期越近,避孕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根据相关数据,该方法不安全,主要原因如下:

1.安全期避孕的成功取决于对排卵期的理解。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谈论安全。中国有人做过调查,对安全期避孕有正确认识的不足。女性安全期避孕不太科学? 这几个避孕方法值得一试大多数人仍然无知,不知道如何计算排卵期,这也是安全期避孕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

2.受外部环境、气候、情绪、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女性排卵时间可能会延迟或提前排卵,可能会出现额外排卵。因此,安全期不能准确计算,安全期避孕不安全。

详细解释了几种避孕方法

输卵管结扎

输卵管内侧与子宫相连,外端自由,与卵巢相似。卵子从输卵管运行到子宫腔。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将输卵管结扎,阻断卵子通向子宫的通道,以达到妇女永久性绝育的目的的手术。该手术适用于期望永久性绝育且无手术禁忌症的成年妇女。只希望暂时或可逆性避孕的妇女不适合此手术。

近年来,微创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腹腔镜输卵管结扎越来越受欢迎,因为损伤小,安全,恢复快,与传统手术不同:

1.腹腔镜手术戳孔通过设备扩张进入腹腔,基本保证了腹壁的完整性。手术是切开的,包括腹壁肌肉和相应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周围皮肤麻木,腹壁肌疤痕变弱,可能发生腹壁切口疝。

2.腹腔镜腹壁戳孔小(3-10)mm不等),分散而隐蔽,愈合后不影响美观。我们经常看到手术切口形成蜈蚣般的增殖性疤痕。

3.传统手术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一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腹腔镜手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宫内节育器

定义

宫内节育器通常由防腐塑料或金属制成,有些药物(如释放女性素或抗炎疼痛等)。子宫环是圆形的,宫腔形的,T医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子宫情况选择合适的子宫环,如字形等。

原理

将子宫环放入子宫腔后,改变宫腔环境,引起子宫炎症,不利于胚胎植入,导致早期流产,达到避孕的目的。子宫环避孕的效率约为94~99%,仅次于口服避孕药、绝育、皮埋、避孕套和避孕针。

优点

宫内节育器(简称IUD)非永久性避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只有在本世纪才发展成为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有效避孕工具。女性安全期避孕不太科学? 这几个避孕方法值得一试自1968年以来Scott自报告危重疾病和死亡与宫内节育器有关以来,近十年来,大量研究报告了这种避孕方法对用户的危险,包括盆腔炎症(以下简称pID),子宫穿孔、异位妊娠(通常称为异位妊娠)、自然流产或感染性流产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并发症。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长期的避孕方法,有效期从一年到几年不等。医生可以在怀孕前取出子宫环。戴上戒指后,在性交前没有必要做任何准备。戴戒指的妇女不会感觉到子宫环的存在,因此适合需要定期避孕的妇女。

不宜人群

患有生殖器畸形或肿瘤、痛经或月经过多、盆腔炎、淋病和多个性伴侣的妇女以及严重贫血、心脏病和宫外孕史的妇女不应佩戴宫内节育器。一般来说,医生应该决定它是否合适。

使用日期

基本上,只要确定不怀孕的可能性,医生就可以放置子宫环。通常戴环最适合月经后两三天内。如果医生认为情况合适,可以在产后六到八周进行产后检查。

放置和取出

放置和取出子宫环非常简单。医生先消毒,再用"送环器"将子宫环送入子宫,退出"送环器"与子宫环截短的尼龙线就放好了。取环时,轻轻拉环尾尼龙线或使用"取环器"把环拖出子宫。放置和取出子宫环通常只有轻微的下腹痛。

戴子宫环后能否立即避孕?

刚放置子宫环的时候,有些女性容易戴环怀孕,所以医生会指导戴环后一两个月使用外用避孕方法,保证安全避孕。

是否要定期检查

第一次月经来潮后应进行例行检查。然后每年例行检查一次,没有特殊问题。

应该注意什么?

女性戴环后的初始月经期可以延长两到三天,月经量可能会稍微多一点。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会感到腹部不适或腹痛。这是早期不适应的反应。但个别女性月经量明显增加,月经期外出血少,腹痛明显。如果这些情况继续发生,她们应该回医院检查。

意外怀孕怎么办?

宫内节育器避孕仍有3%的意外怀孕机会,因此如果月经延迟或怀疑怀孕,请医生检查。女性安全期避孕不太科学? 这几个避孕方法值得一试

何时取出?

不同子宫环的使用寿命不同,从三到八年不等。一般五年左右。上环时应保存上环的医疗档案。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取环或换环。取环和换环时最容易怀孕,其他避孕方法应同时使用。

内用避孕药

避孕原理

避孕药分为内用和外用。内用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雌激素和孕酮。根据避孕时间的不同,分为长效、短效和快效(探亲)三种。避孕药是通过抑制卵巢排卵、增稠宫颈粘液、干扰子宫内膜发育、改变输卵管蠕动、抑制精子获取能量、抑制或杀死精子等环节起作用的。

种类:

1.长期避孕针

它是一种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酸孕酮和复合指甲孕酮。第一次在月经周期的第5天和第10-12天注射一次,然后在每个月经周期的第10天注射一次。简单的孕酮避孕针,主要是醋酸甲孕酮(DMpA),月经第五天注射一次,然后每三个月注射一次。单纯孕针使用后,约三分之二的妇女有不规则出血。可用于哺乳期妇女。

2.短效避孕药

服用简单,避孕效果可靠,对人体无害,不影响未来生育。

服用方法:一般在月经来潮第五天晚饭后睡觉前服药,每天服一片,连服22天,不能间断。女性安全期避孕不太科学? 这几个避孕方法值得一试服药一个月,可以避孕一个月。

3.探亲避孕药

适用于探亲连续居住10天以上的对象,同房后可服用,不受月经周期限制。探亲两周以上可改用避孕药。

4.长期口服避孕药

月经第五天午饭后第一次服药,间隔20天第二次服药,然后以第二次服药日为每月服药日期,每月服药一次。

推荐阅读

宫外孕高危群体:6类女性需特别注意,最后一个一定要让老公看到!
宫外孕高危群体:6类女性需特别注意,最后一个一定要让老公看到!
宫外孕,这个听起来让人心惊胆战的医学术语,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地方着床发育,最常见的位置是输卵管。它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对于某些高危群体,更需引起高度重视。以下是六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女性类型:1.年龄: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35岁的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宫外孕的风险相对较高。年轻女性的生殖系统可能还未完全成熟,而高龄女性的生育能力下降,卵...[详细]
2024-06-28 07:25
安全期避孕可信吗?女性必知的避孕误区,别被误导了!
安全期避孕可信吗?女性必知的避孕误区,别被误导了!
在现代的避孕方法中,安全期避孕似乎是一个常被提及的话题,但其实际效果和可靠性却一直存在争议。许多女性误以为在月经周期的某些特定阶段进行性行为是安全的,无需采取其他避孕措施。然而,安全期避孕并非万无一失,它存在一些明显的误区,需要我们正确认识。首先,女性的月经周期并非完全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压力、疾病、生活环境改变等,都可能导致排卵时间的不确定性。因此,依...[详细]
2024-06-28 12:45
远离妇科疾病,女性日常保健四步曲:你做到了吗?
远离妇科疾病,女性日常保健四步曲:你做到了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女性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妇科疾病的预防成为了女性保健的首要任务。妇科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威胁到生殖健康。因此,采取有效的日常保健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女性日常保健的四步曲,帮助女性朋友们远离妇科疾病的困扰,你做到了吗?第一步:个人卫生,细致入微个人卫生是预防妇科疾病的第一道防线。首先,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详细]
2024-06-28 16:12
女性安全期不安全!男女必知的 4 个避孕误区,别踩坑!
女性安全期不安全!男女必知的 4 个避孕误区,别踩坑!
女性安全期不安全!男女必知的4个避孕误区,别踩坑!避孕,是每个成年人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避孕存在误区,导致了意外怀孕的发生。今天,咱们来聊聊避孕的那些坑,男女都要避开这4个误区!误区一:安全期避孕法真的安全?安全期避孕法,即在女性月经周期的前后几天进行无保护亲密生活,认为这段时间受孕几率较低。实际情况是,女性的排卵周期并不总是固...[详细]
2024-06-26 19:01
男性结扎后,体内的“小蝌蚪”去哪了?会不会影响两人生活?
男性结扎后,体内的“小蝌蚪”去哪了?会不会影响两人生活?
男性结扎对健康有影响吗?看完你就知道了!如今,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男女之事的接受度也随之提升。健康的男女生活对身体有好处,但也伴随着意外怀孕的风险。对于准备怀孕的夫妇来说,自然无所顾忌,但已经有一个宝宝且不打算再要二胎的家庭,则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意外怀孕。常见的避孕方式是使用安全套,但并不总是万无一失。一些人为了省事,选择结扎手术。通常是女性进行结扎,但...[详细]
2024-06-26 10:18
为什么有些女性来月经时,身上会有“鱼腥味”?如何缓解好
为什么有些女性来月经时,身上会有“鱼腥味”?如何缓解好
为什么有些女性来月经时,身上会有“鱼腥味”?如何缓解好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是每月必经的生理现象。然而,有些女性在经期会遭遇一个尴尬的问题——身上会散发出“鱼腥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又该如何缓解呢?1、卫生巾更换不及时是导致这一情况的常见原因。月经期间,经血排出,如果卫生巾长时间不更换,经血与空气接触,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2、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也会加重...[详细]
2024-06-25 15:11
为什么高龄女性怀孕这么难?主要是这5种原因在作祟!
为什么高龄女性怀孕这么难?主要是这5种原因在作祟!
现在二胎政策已经放开,很多高龄夫妇开始走向要二胎的道路,但是却面临着生育问题,比如自然受孕困难、流产率高、畸形儿出生率高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高龄女性怀孕那么难?1、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储备功能是卵巢皮质区卵泡生长和发育以及生成受精卵的能力,主要包括卵泡质量和数量。储备功能减退也就是说卵巢内存留的卵泡数量少,卵母细胞质量差,从而降低女性生育能力。2、卵...[详细]
2024-06-24 08:07
女人摘掉子宫后,与正常女性究竟有无差异?医生吐露实情
女人摘掉子宫后,与正常女性究竟有无差异?医生吐露实情
子宫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月经、怀孕和生育等关键功能。然而,某些情况下,女性可能因疾病或手术需求需要摘除子宫。这一决定对女性来说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涉及心理、情感和社会层面的变化。摘除子宫后,女性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一、生理变化摘除子宫会对女性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影响包括:月经停止:摘除子宫后,月经这一生理过程将停止,女...[详细]
2024-06-24 15:22
史上最全避孕攻略来了!妇科医生手把手教你怎么做
史上最全避孕攻略来了!妇科医生手把手教你怎么做
男用避孕套是首推的避孕方式,它的避孕原理是通过物理屏障阻止精子进入阴道,隔绝其与卵子接触并形成受精卵的可能。如果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失败率仅为1.5%~4.2%。所以一定要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如全程使用、及时抽出、避免重复使用等。[详细]
2024-06-07 17:46
事前、事后分不清?六问六答全面了解艾滋病病毒暴露前/暴露后预防
事前、事后分不清?六问六答全面了解艾滋病病毒暴露前/暴露后预防
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易感染HIV的行为后,在72小时之内服用阻断药,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连续服用28天。部分服药者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常见的如头痛、失眠、眩晕、疲劳以及恶心、呕吐或者胃肠胀气等,上述症状通常为一过性。如果药物副作用持续时间长或加重,要及时就医进行对症处理。[详细]
2024-06-04 18:08
11个月宝宝拉水呕吐怎么回事
最近我的宝宝一直拉水呕吐,11个月宝宝拉水呕吐是怎么回事?[详细]

顾倩

顾倩

副主任医师

2024-06-26 17:23
脾虚流口水怎么治疗
孩子现在四岁多了,一直在流口水,去医院检查说是脾虚,脾虚流口水怎么治疗?[详细]

张子义

张子义

主任医师

2024-06-20 17:56
药物流产后吃什么排毒
早孕一个多月,不想要,去医院做了药流,药物流产后吃什么排毒?[详细]

周学勤

周学勤

主任医师

2024-06-20 16:40
脓性白带里面有血丝怎么回事
近来性生活比较频繁,发现自己白带化脓而且带血丝,脓性白带里面有血丝怎么回事?[详细]

冷启刚

冷启刚

主任医师

2024-06-17 17:33
月经推迟11天腰酸怎么回事
例假推迟11天,症状就是腰酸,脸上长痘痘,其他没有反应,月经推迟11天腰酸怎么回事?[详细]

何静

何静

副主任医师

2024-05-20 18:30
肾阳虚吃药多久能好
我这两天一直出现腰膝酸软,身体乏力,医生说是肾阳虚,肾阳虚吃药多久能好?[详细]
2024-03-31 13:02
新生儿上吐下泻怎么回事
孩子这几天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新生儿上吐下泻怎么回事?[详细]

张文同

张文同

主任医师

2024-03-29 09:20
咳嗽恶心想吐吃什么药
我一直咳嗽还恶心,今天还想吐,咳嗽恶心想吐吃什么药?[详细]

原庆

原庆

主任医师

2024-03-22 15:19
子宫小肌瘤吃什么药
子宫小肌瘤吃什么药
子宫肌瘤是现在极常见的女性疾病,患上这种疾病后,不少女性都十分困惑,不知如何治疗更好。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通过药物治疗子宫肌瘤也是常用的方法,雄性激素药物,孕激素拮抗剂,中成药都是可以选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得子宫小肌瘤的女性非常多,严重影响了她们健康与生活,承受着由它带来的种种伤害。所以如果发现了自身患得了子宫肌瘤,就需要马上去治疗,现在药物治疗是比较常见的方法,那么具[详细]
2024-03-20 07:27
为什么月经期肚子疼怎么回事儿
每次来月经见别人都没那么疼,我每次来了都老疼了,咋回事?[详细]

周学勤

周学勤

主任医师

2024-03-19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