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因为早期没有徵状,也被称为女性癌症中的沉默杀手,对抗卵巢癌,到底有那些线索可以看出卵巢癌的警讯,平常我们又该如何保养我们的「卵巢」与「输卵管」呢?让专业医师郑丞杰告诉妳吧!
经期量变多、次数多或是严重贫血、经期大乱,当心癌症前兆
卵巢癌之所以恶名昭彰,是因为卵巢癌的早期症状就是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生在卵巢的肿瘤通常以良性居多,较常见的有畸胎瘤、巧克力囊肿、水瘤等,而发展为卵巢癌的机率,在台湾地区,约每 10 万个人中有 4 个人可能发展卵巢癌。
而截至目前为止,仍只有不到一半的病例能够在第一期就被诊断出来,大多数的病例通常发现时,已经到第 3 期了,尤其是 50、60 岁以上的病例,更是高达 3/4 的比率在第 3、4 期才能够被诊断出来,所以等到发现时往往已经太迟。
卵巢癌进展慢的,有可能会变很大,但是进展快的,可能等不到变大,就已经变严重了。换句话说,只有恶性度低的,才会慢慢成长至变很大后才被发现,大颗的卵巢肿瘤是良性肿瘤占多数;但恶性度高的,多数也不会在早期就造成患者的不适,例如腹水很多、贫血等。
仔细分析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发现约 9 成以上的患者在被诊断出卵巢癌之前的数个月或数週,就经常感觉腹部肿胀、胀气、食慾减退、体重异常减轻等不适症状,或腹壁、肚脐、腹股沟、颈部出现不正常的肿块,并且常见腹水与四肢水肿的毛病,不过因为阴道没有异常出血的现象,所以患者多半会误以为是肠胃方面的毛病,常常第一个念头就是检查肠胃方面有无问题,但就不会想到是卵巢的问题,等到检验出癌症指数过高、有恶性肿瘤的迹象之后,才会被转诊到妇科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卵巢因潜藏于腹腔之内,不易检查、不易触及,当这些症状出现时,这个疾病在腹腔内已经呈现瀰慢性的扩散与转移,不但后续的治疗上(手术清除肿瘤、化学治疗)十分困难,预后也较差。
更夸张的是,许多长了卵巢肿瘤、卵巢癌的妇女,整个肚子肿得像颗球一样,却自以为是发福,卯起来做仰卧起坐、有氧舞蹈、韵律操,结果不但没减到肥,肚子反倒是越来越大。不要轻易忽视任何来自身体的警讯,只要有不正常的下腹部疼痛、下腹有压迫感、腹胀不适、经痛或自己触摸到腹部有不明的硬块,尤其有持续2 週以上的下腹不适或胀痛且经服用肠胃药未见改善,请马上到妇产科检查一下,通常照个超音波就可以看出是不是卵巢肿瘤在作怪,此外抽血检查 CA-125、HE4 检测也可以协助诊断。
至于没有这些不适问题的熟年女性,不妨趁着每年做子宫颈抹片检查时,请医师顺便内诊、检查骨盆腔,曾有案例因而意外发现有卵巢肿瘤或子宫肌瘤的迹象。
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过卵巢癌或本人有危险因子,最好在每年抹片检查时,请医师特别注意内诊,必要时做阴道超音波和 CA-125、HE4 检测。如果能「早生贵子」,甚至餵母奶,或使用几年口服避孕药,则是个预防卵巢癌发生的好方法。
哪些妇女族群比较容易得到卵巢癌?
卵巢癌是 105 年国内女性癌症死因第 7 名,而卵巢癌的发生不容易预期,也不容易早期诊断,而且一旦被发现,常常已是癌症末期,因而素有「隐形杀手」之称号。
卵巢癌好发于没生过孩子、初潮来得早( 11 岁以前)、月经停得晚( 52 岁以后才停经)、长期( 1 年以上)打针或服用排卵药者的妇女,但使用排卵药且后来怀孕生子者,就抵销了排卵药的不利影响。
女性每怀 1 胎,卵巢可休息 10 个月,再加上哺乳半年到 1 年,可休息 18 至24个月,怀孕生育及哺乳,可降低卵巢癌发生率。一般来说,生过好几个孩子或多次怀孕过的妇女与生育、怀孕次数少的妇女相较,罹患卵巢癌的机会较低,因为卵巢不停地排卵比较容易导致卵巢癌,而怀孕生产正好可以让卵巢休息,如果能餵母奶,因为延长月经暂停的时间,也可以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至于家族中有人罹患过卵巢癌的女性,虽然风险比一般人高,不过因为卵巢癌仍多属偶发性而非遗传性的癌症,真正家族性遗传的卵巢癌,大约只占卵巢癌发生率的 10 %以下。
另外,根据国民健康署调查也发现,卵巢癌死亡率增加也与国人饮食西化和肥胖问题有关,因此多食用健康饮食及多运动,降低罹患卵巢癌的风险。
何洁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