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夏季已经过半。我们在经历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等节气后,马上就要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了!现在的天气每天都是高温不下,我们如何能在这炎热的天气下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到将养生贯穿于生活中呢?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指阴历四月至六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期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阴伏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夏季养生应注意的原则是:
1精神调养
夏季烈日酷暑,腠理张开,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所谓“壮火食气”使然。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因此,在夏季,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夏令营活动、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这样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
2起居调养
夏季阳热之气盛,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由于夏季气温整天都特别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肌体最易受风湿邪气侵袭。如果不注意调摄,在人体气血虚弱时再遇邪气侵袭,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
3饮食养生
夏季阳气在外,阴气内伏,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因此,饮食宜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酷暑盛夏,因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绿豆汤、赤小豆汤、金银花、五味子、麦冬、茯苓、薏苡仁、玉竹、莲子、荷叶、百合、绿豆、马兰头、苦瓜、苦菜、西瓜、冬瓜、猪肚、鸭、兔、啤酒、茶水等。夏季不宜食热性食品,如羊肉、狗肉,还应少喝酒,但切忌因食凉而暴吃冷饮、生冷瓜果等,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引起疾病。
4运动调养
夏季的运动锻炼对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夏天气候炎热,对人体消耗较大,若长时间在阳光下锻炼可能引起中暑,所以,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到公园、河岸、湖边,或庭院,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
5防病保健
夏令天暑地热,若人体正气不足,湿热之邪常乘虚而入,容易引起暑病。在夏季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防止在烈日下过度暴晒,注意室内降温措施,使居室环境尽量做到通风凉爽,保证睡眠,注意饮食,家里备些防暑饮料和药物,如藿香正气水、西瓜、酸梅汁、绿豆汤等。
6夏令进补
夏天,酷热天气使人体出汗很多,损耗了大量体液,并且又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这是一种耗气伤阴的表现,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因此不少人在夏季表现为气虚或气阴两虚。根据中医虚则补气的原则,夏天也应该注意进补。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
夏天吃些米粥,对食欲减退或消化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更为合适,粥所含营养亦很丰富,又能帮助消化,用新大米熬成黏黏稠稠的米粥,清香怡人。还可再加上各种杂粮、蔬果等使之具有和胃、补脾、清肺、利便等功效。如绿豆粥清热解毒,清凉解渴;芹菜粥去伏热,利大小便;藕粥调中气,和胃生津;薏仁米粥清湿热,利肠胃;白扁豆粥健脾和胃,增进食欲;百合粥润肺调中等。
夏天喝饮料应以解暑、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主,可饮些橙汁、苹果汁、柠檬汁、菠萝汁、山楂汁、西瓜汁等瓜果汁类的饮料,这些饮料营养丰富,有一定的食疗作用。酸梅汤也是人们夏天喜爱的饮料,不但酸甜可口,而且止渴生津,还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肠胃消化。另外,还可选些藿香叶、佩兰叶、金银花、菊花等配适量鲜姜、冰糖泡水喝(糖尿病患者不宜),可清暑散热,理脾和胃。对气虚或气阴两虚明显者,除了食补以外,还可以适当选用一些滋补药物和保健品进行药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何洁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