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行”往往源于“心病”
俗话说“男人40一枝花”,本是风华正茂的时候,ED(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问题却时不时找上门来,令不少男人烦心!调查显示,在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中,四成有不同程度的ED。在许多人看来,ED就是一个生理问题,然而,日前在成都举行的“男性心身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暨成立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男性ED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超过六成ED患者属于心因性ED。如果心因性ED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和心理干预,将逐渐转变为器质性ED。
过半ED源于心理因素
在本次大会上,全国精神科、泌尿科专家就男性心身健康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交流。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常德贵教授指出:“现代医学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密不可分,尤其在男性疾病的诊疗中,跨学科的合作能事半功倍。ED的病因复杂,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大多数男人认为,ED是身体出了问题,殊不知,在男科门诊中,很大部分ED源于心理因素,即心因性ED。”
据一项针对北京、广州、重庆2226例成年男性的临床调查显示,成年男性ED的总患病率为26.1%,4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40.2%。其中,心因性ED患者占全部ED患者的62.6%。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情绪焦虑紧张、夫妻感情不和睦、性心理障碍等都容易造成心因性ED。如果心因性ED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和心理干预,病情加重,将逐渐转变为器质性ED。
治疗需要双管齐下
ED问题不单是男性的健康问题,更影响到夫妻关系和家庭的稳定。ED治疗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仅要关注患者生理的需求,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患者伴侣的影响是ED治疗不可忽视的因素,伴侣在性生活中的指责、抱怨也会加重男性ED的症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孙学礼教授谈道:“ED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性,大多数有心理障碍的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反过来,这些男性又可能会因为ED问题而加重心理障碍,最后形成‘心理障碍→ED→心理障碍更严重→ED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如何让这些“身心”都备受煎熬的患者重获高质量的性福生活?常德贵教授建议“双管齐下”,即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步治疗。
心理干预则包括了缓解焦虑情绪、性刺激强化和夫妻交流训练等。“夫妻同治”更是其中的重要原则。夫妻同治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这是男性功能障碍治疗的一个关键。根据临床经验,有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在夫妻生活时必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负担加重,病情进一步复杂化,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恶性循环,这时候妻子的安慰和鼓励显得尤其重要。
在改善生理方面,通过改善阴茎硬度从而使心因性ED患者重获自信。根据国际上通用的勃起硬度评分,男性勃起硬度分为4个级别。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大的男性,勃起硬度从4级向3级滑坡的较多。常德贵教授分析:“人在长期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导致血管强烈收缩,造成阴茎血液供应减少,由4级硬度逐渐递减至3级,甚至于更差的2级硬度。
而由于偶尔的不举,会引发性生活时的焦虑,担心‘我会不会像上次那样不行呢’,这种焦虑情绪会进一步诱发ED。所以在恢复治疗中,迅速提升患者的硬度是关键。多年的临床治疗显示,通过使用万艾可等PDE5抑制剂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帮助这类ED患者达到4级硬度,改善性生活。”
通过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同步治疗,可在改善生理功能的同时,让患者建立信心,重塑夫妻和谐关系,帮助患者摆脱心因性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