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摘套过程中若无破损或操作失误一般不会感染。艾滋病传播需满足体液交换条件,主要有血液接触、黏膜暴露、共用针具、母婴垂直传播、无保护性行为五种高危途径。
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阻隔率超过99%,完整使用可避免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接触。摘取时需捏住套根部缓慢取下,防止体液外溢。若安全套出现滑脱、破裂等情况才存在理论风险。
艾滋病毒体外存活时间极短,干燥环境下几分钟内失活。摘套后残留体液若未接触开放性伤口或黏膜,病毒无法通过完整皮肤侵入。日常接触如握手、共用餐具等不会传播。
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进行阻断治疗,常用方案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三联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28天疗程,阻断成功率超80%。
艾滋抗体检测存在4-12周窗口期,建议高危行为后第2周、6周、3个月分别进行核酸检测、三代试剂筛查和确证试验。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
纹身穿刺消毒不彻底、医源性暴露、哺乳喂养等也可能传播病毒。男男性行为者、静脉吸毒者、多性伴群体建议每3-6个月定期检测。
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核心措施。接触疑似污染物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避免用酒精或消毒剂刺激皮肤。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增强免疫力,高危人群可考虑暴露前预防用药。若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早期治疗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线以下。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