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儿童肾病的原因解析
先天性儿童肾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明白,目前肾病专家解析认为先天性儿童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推测基因病变导致硫酸类肝素代谢障碍,使肾小球基底膜缺乏硫酸类肝素,阴电荷屏障损伤导致大量蛋白尿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1996年芬兰学者的研究提示本病可能与够劲基膜超分置结构的另一关紧分子巢蛋白异常有关。1998年无发现裂孔膈膜上的蛋白分子的基突变导致了芬兰型肾病综合征的大量蛋白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芬兰型和非芬兰型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长臂,故近亲婚配者其子代发病率高。而Drash综合征常有继发因素。
先天性儿童肾病患者的肾脏体积及重量是正常肾脏的2-3倍,肾单位也明显增多,光镜下没有特异性的病变,生后1月肾脏可出现皮质小管囊性改变和增生性肾脏损害,最终小囊中的上皮细胞扁平,刷状缘结构消失,小管萎缩,晚期可见中末期肾病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学检查一般阴性,但在肾小球硬化区可见IgM和C3沉积,电镜所见几乎与年长儿肾病综合征无异,即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由于患儿的某些基因具有先天性缺陷的特质致使患儿在生后3月已表现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常有早产史或胎儿窘迫史,常见臀位,大胎盘(胎盘重量>胎儿体重的25%),患儿出生时即有明显蛋白尿,镜下血尿也常见。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大多数正常。几乎所有患儿出生后2月内出现水肿,部分出现于生后时,伴有腹胀和腹水。血清白蛋白很低,血浆胆固醇正常或升高,部分病例可发生缺铁性贫血,生长障碍、骨化延迟和甲状腺机能低下等。母亲孕期常合并妊娠中毒症。先天性肾病综合征非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较芬兰型晚一些,多在1岁或儿童期发病。在5岁以下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型别多为微小病变型,而年长儿的病理类型以非微小病变型(包括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等)居多。
先天性儿童肾病综合症的症状
1、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芬兰型本病多发于新生儿,多数患儿早产、体重低,胎盘大(平均重为新生儿体重的40%)。50%患儿于出生时或第1周内即发现蛋白尿,其余患儿也在出生3个月内出现蛋白尿。
2、先天性肾病综合征非芬兰型该病发病较芬兰型晚,多在出生3个月后至3岁前出现蛋白尿
3、继发性先天性肾病继发性CNS除了肾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常伴有一些特有原发疾病的临床紊乱症状,可与原发性CNS相鉴别。
4、Drash综合征Drash综合征表现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于Wilms瘤和(或)男性假两性畸形,其他相关的病变如白内障、角膜混浊、小头、斜视、眼球震颤及眼距过宽等
5、Galloway-Mowat综合征和Roos综合征Galloway-Mowat综合征也表现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典型的肾脏病理表现为在结构扭曲的肾小球基底膜上有絮状物及细纤维丝(6~8nm)沉积。表现为小头、婴儿痉挛、精神运动性阻滞的Roos综合征,也是一种家族性疾病,它在婴儿期常伴发肾病综合征。Roos综合征的肾脏病理表现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伴广泛系膜崩解。脊椎上皮发育不良,精神发育迟缓,传导性听力丧失和色素性视网膜炎,也是与婴儿期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肾病综合症有关的综合征。
先天性儿童肾病综合症的治疗:
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儿童肾病综合症。目前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对症治疗
1、减轻水肿主要应限盐和使用利尿药,对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或伴低血容量表现者,可输注无盐人血白蛋白,芬兰有主张自生后4周即静脉输入血白蛋白,维持其血浆蛋白在15g/L以上,则此时一般可无水肿且生长发育接近正常。
2、维持营养给高热量及足够蛋白质的饮食。
3、防治感染感染为主要死亡原因,应注意保护,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积极治疗,通常不预防性投用抗生素,必要时可间断地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制剂。
4、防治并发症治疗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有高凝者给双嘧达莫(潘生丁),小量阿司匹林或加用华法林治疗,可预防和治疗栓塞等合并症,一般病儿血压正常,后期血压增高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
5、其他近年有报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也有报告伴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可减轻其蛋白尿者。
6、肾移植肾移植是惟一彻底治疗的方法,通常于2岁后或体重达7kg时进行,对蛋白尿严重者可先行肾切除术(终止蛋白尿),靠透析维持生命等待移植,1992年Mattoo等报告行一侧肾切除术,减少尿蛋白排出,而另一肾维持肾功能,认为此法能减少每月人血白蛋白的输注。
由于儿童的抵抗力不强,以及各种器官发育不完备,一些疗法不适合小儿治疗先天性肾病综合症。如食疗和中医
单纯依靠西药是无法彻底根治的。这也是目前先天性儿童肾病综合症疗效不显著的原因。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治疗:小儿肾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家长应该关注。
何洁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