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夫妻保健 > 壮阳补肾 > 正文

冬季养肾,这些适合寻常百姓食用的药膳你收藏了吗?

发布时间:2019-01-19 18:33:51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体脏腑气血变相应产生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理性变化,人的生命活动也随着时令的变化而不断调节,以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黄帝内经》中有“肾者……通于冬气”的记载,意思是说,肾脏与冬天的气候息息相关并相互适应。因此,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冬季应当注意养肾。

一说到补肾,很多人都想到冬虫夏草,可是,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只能听听名字,看看图片,即便咬咬牙、跺跺脚买点,也无法做到经常食用。所以,我们还是要寻找一些取材方便、价格相对实惠的食材来作为我们药膳的主要原料。下面这几款药膳,都适合我们寻常百姓。您不妨根据自己的体质,辨证食用。

黄酒核桃泥

原料:核桃仁5个,白糖50克,黄酒50毫升。

制作:将核桃仁白糖放在瓷碗中,研成末,再放入锅中,加入黄酒,用小火煎煮10分钟。

说明:适合肾阳虚者食用,阴虚火旺,痰热口干者,不宜服用。

枸杞子粥

原料:枸杞子2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枸杞子与粳米洗净后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急火烧至沸腾,改文火,待米开花、汤稠时,停火焖5分钟即成。

说明:可根据个人喜好,调入蜂蜜或白糖适用。适合肾阴虚者冬季长期食用,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

山药羊肉粥

原料:鲜山药500克,羊肉、糯米各250克。

制作:羊肉去筋膜,洗净,切碎,煮烂后,下糯米和山药(山药去皮,切小块),共煮为粥。

说明:适合肾阳虚者食用,具有温补脾肾,涩精止泻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慢性腹泻及遗精、滑精者冬季食用。

枸杞麦冬粥

原料:枸杞子30克,麦冬10克,花生米3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枸杞子、麦冬水煎取汁去渣,然后放入洗净的花生米、粳米煮粥,煮熟后调入白糖,稍煮即可。

说明:适合肾阴虚者食用,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尤其适合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消渴等症。本品滋补腻胃,故脾虚痰湿盛者忌用。

最新文章推荐

子宫动静脉瘘介入栓塞后遗症
子宫动静脉瘘介入栓塞后遗症
子宫动静脉瘘介入栓塞后遗症主要包括疼痛、感染、月经异常等症状,通常与手术操作、个体差异及术后护理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1、疼痛是常见的术后反应,可能与栓塞剂刺激或局部组织损伤有关。轻度疼痛可通过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中度疼痛可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严重疼痛需就医评估,排除其他并发症。2、感染风险与手术创...[详细]
发布于 2025-04-10

推荐阅读

青春期每个人都会遗精吗
青春期每个人都会遗精吗
青春期并非每个人都会遗精,遗精的发生与个体生理发育、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遗精是男性在睡眠中因性梦或生理刺激而无意识地射精,是青春期男性性成熟的正常现象,但并非所有人都会经历。1、生理因素:遗精与睾丸激素分泌水平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显著升高,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精液产生增多,容易引发遗精。个体激素水平和生理发育速度不同,因此并非...[详细]
2025-02-18 15:33
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同房吗?
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同房吗?
服用六味地黄丸期间是可以正常同房的,但需根据个人体质、症状等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六味地黄丸属于滋阴补肾的中成药,主要用于肾阴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盗汗等症状。服药后同房要注意节制频率,以免影响疗效。1、六味地黄丸的药效特点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以滋阴补肾为主的中药,其药物成分包含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主要作用是调理肾阴虚症。如果性行为过...[详细]
2025-02-14 11:00
固精补肾丸怎么样
固精补肾丸怎么样
固精补肾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因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疲劳乏力、遗精早泄等症状,但具体效果取决于个体情况及使用方法。治疗时需结合自身症状,且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1固精补肾丸的成分与作用固精补肾丸是一种中药配方,一般含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茯苓等具有滋补肾阴、固精涩精的中药材,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滋补肾阴:用于肾阴虚造成的...[详细]
2025-02-14 17:04
孩子第一次遗精爸妈该怎么办
孩子第一次遗精爸妈该怎么办
孩子第一次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标志着青春期的到来,家长需要表现得自然和接纳,通过科学引导缓解孩子的困惑与担忧,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性观念。主要可以从理解原因、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处理。1、理解遗精的原因遗精是青春期男孩性发育的自然标志,其原因多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加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男性睾酮水平逐渐升高,导致精子开始生成。当体内的精液...[详细]
2025-02-18 14:22
孩子第一次遗精应该怎么办
孩子第一次遗精应该怎么办
孩子第一次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应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可以通过科学引导帮助他正确面对这一身体变化。以下从心理疏导、生理科普和个人卫生等方面为您提供建议。1心理疏导:消除孩子的焦虑感大多数孩子对于第一次遗精会感到迷茫甚至害怕,认为自己可能出现了健康问题。家长需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告诉他这是一种正常的成长现象,是青春期进入性发育的重要标...[详细]
2025-02-17 11:28
孩子第一次遗精应该怎么给他解释
孩子第一次遗精应该怎么给他解释
孩子第一次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作为家长,您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帮助孩子了解其原因及意义,以消除他的疑惑与焦虑,同时进行适当的两性知识科普教育。以下分为生理原因、心理需求及沟通技巧三方面展开讲解。1遗精的生理原因:孩子需要知道这很正常遗精是青春期男孩进入性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通常出现在10-16岁之间。此时,男孩体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逐渐成熟,睾丸开...[详细]
2025-02-16 15:58
孩子第一次遗精怎么跟他沟通
孩子第一次遗精怎么跟他沟通
孩子第一次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作为父母,需要以平和、开放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了解身体的变化,疏解不安与疑虑。具体可以从正确科普、情感支持和引导方式这三个方面入手。1、正确科普,解答疑惑第一次遗精通常发生在青春期,是男孩生殖系统发育的标志之一,表明他的身体开始成熟。父母可以用清晰、简单的语言为孩子解释遗精的原因:遗精是精液通过一种被动的方式从身体中排...[详细]
2025-02-15 08:28
孩子第一遗精,怎么给孩子做心理辅导
孩子第一遗精,怎么给孩子做心理辅导
孩子第一次遗精是一种正常的青春期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所引起,不需要过度担心。家长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应理解孩子的困惑,耐心沟通,减少其心理压力,同时正确科普青春期知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1、什么是遗精以及其原因遗精是男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上升,睾丸开始产生精子,伴随性梦或刺激引发精液不自主排出的现象。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表现,标志...[详细]
2025-02-14 12:39
孩子十二岁遗精正常吗
孩子十二岁遗精正常吗
孩子十二岁出现遗精通常是正常的,这是青春期性发育的标志之一,但也需结合具体体质、心理发育和健康状况综合评估。如果遗精频率过高或伴随不适症状,可以适当调整生活习惯,必要时咨询医生指导。1、什么是遗精现象遗精是指男性在无性生活时,精液不自主排出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夜晚睡眠中,且多伴随性梦,是青春期生理发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12岁的孩子而言,这是性腺逐步成熟导致的...[详细]
2025-02-16 17:30
女人小便多是什么原因
女人小便多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常见原因有饮水过多、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等。针对不同原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或就医检查来解决。1、生理因素:饮水过多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人体摄入大量水分时,肾脏会加速代谢,导致排尿频率增加。孕期女性由于子宫压迫膀胱,也可能出现尿频现象。建议合理控制每日饮水量,避免一...[详细]
2025-04-10 22:46
儿童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法
这段时间我的儿子总是说胸部疼痛,我陪他到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是多发性骨髓瘤,儿童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法是什么?[详细]
2025-04-04 15:48
早产宝宝拉绿屎打嗝吐奶怎么治疗
早产宝宝拉绿屎打嗝吐奶怎么治疗[详细]

张玉晶

张玉晶

副主任医师

2025-03-12 16:19
肛门痔疮痛怎么治比较好
肛门痔疮痛怎么治比较好[详细]

高彦江

高彦江

副主任医师

2025-03-07 18:45
自然流产的恢复时间需要多久
自然流产的恢复时间需要多久[详细]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18:11
感冒流鼻涕的药物治疗
感冒流鼻涕的药物治疗[详细]

郭兮恒

郭兮恒

主任医师

2025-02-20 19:05
夜间盗汗腰酸怎么治疗
夜间盗汗腰酸怎么治疗?[详细]

宋观礼

宋观礼

副主任医师

2025-02-16 14:55
宫颈炎该如何用药
宫颈炎用药[详细]

边文会

边文会

主任医师

2025-01-31 16:40
月经下不来血什么引起的
月经下不来血什么引起的[详细]

李顺华

李顺华

副主任医师

2025-01-27 17:44
人流后半个月出血鲜红什么引起的
人流后半个月出血鲜红什么引起的[详细]

白玉青

白玉青

副主任医师

2025-01-22 14:25
斑秃用什么药好
斑秃吃什么药效果好[详细]

张建中

张建中

主任医师

2025-01-07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