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之所以不避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担心变胖,几乎所用的女人都不会选择让自己不断的变胖,所以很多女性不愿意服用短效避孕药,或者停止服用。《避孕》(Contraception)期刊曾发布一篇关于口服短效避孕药的综述文章,作者表示,吃避孕药会变胖这一说法可以被称为虚假宣传。
从来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口服短效避孕药会使人增重。另一项近期的综述文章也没有找到服用孕酮片的女性增重的证据,2008年一项类似的研究中同样没有找到含孕酮和雌激素的药片与长胖有什么关联。
一些研究暗示,口服短效避孕药甚至会让人变瘦。1997年的一个研究中,服用避孕药的人的基础代谢率要比不吃药的人高差不多5%。去年的一项研究追踪了近500名15岁至19岁的女孩几年时间,发现尽管所有女孩都变重了,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孩的增重幅度要少约0.45千克。
既然口服短效避孕药不会变胖,那为什么它会有这种名声?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可能是药品包装自身就误导了人。绝大多数口服避孕药上的一般副作用中都印着“体重增加”。如果制药公司告诉我们吃药会变胖,我们干嘛不相信?但是药瓶上的警告并不总是值得信任的,临床试验中的参与者会被询问,在服药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自身出现了什么症状,被报告最多的症状很可能就会被印上去,即使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个问题就是药物造成的。
最后,几乎任何测试都会得到一个医生常常称其为“非特异性症状”的症状列表。这些抱怨很含糊,不能给出确切状况,常常是日常就会碰到的问题,比如头疼、情绪低沉或体重增加。即使服药的人体重确实增加了,也很难确定就是某种特定药物造成的结果。目前确实已经证实有一些药物会让人体重增加,比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抗过敏药物以及类固醇,而这些药品通常会造成更大幅度的体重增加。
确定这个问题,唯一可靠的方式可能就是做一个对照试验,随机挑选一些女性服用口服避孕药,另一些女性服用安慰剂。目前已经有3个这类研究,调查了超过1200人。这几个研究是为了检视药物是否能去除粉刺或者缓解痛经。不过研究者也收集了头疼、恶心、乳房胀痛、呕吐和体重增加的数据。研究发现,相比服用安慰剂,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的这些症状表现都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旦服用避孕药会变胖这类观念形成,就有可能变成类似自我暗示的效应。如果告诉女性药品可能会造成体重增加,那么这种副作用可能就真的会出现,这被称为反安慰剂效应(noceboeffect)。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药品要列出可能的副作用,制药公司也倾向于列出任何临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不论这些症状是否是由这种药物引发的。这样的话,如果有病人要告制药公司,公司就可以跟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提前做了警告了。
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受孕是在计划之外的,口服短效避孕药可能并不适合每位女性,它也确实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血凝块。尽管如此,这也比意外怀孕要好。正确服用短效避孕药时,避孕率有约99%。一旦怀孕的话,可能就会增长十几公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怀孕可能是最能造成女性体重增加的事情了。
几乎很少有计划生育干部去动员新婚妇女放置避孕环的,这是因为刚结婚的妇女阴道口较紧,要忍受放置节育器这样一个手术,痛苦可能会大些。其次由于宫颈口未经过分娩或流产的扩张,放置时可能会增加些困难,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新婚妇女尚未怀过孕(这里要除外未婚先孕的妇女)子宫对节育器这样一个异物就较敏感,子宫产生收缩,想方设法排除异物。
加之新婚夫妇性生活频繁,性生活引起子宫收缩感也明显,这样节育器脱落的机会就比经产妇为多,由于子宫排异所引起的宫缩势必强烈,因而妇女会感到腹痛明显,有的会难以忍受在放后不久就要求取环。
此处还有一个原因是放置宫内节育器毕竟是一种手术,任何一次妇产科的手术、及一个异物长期放置宫内都有引起盆腔感染的可能性,当妇女本身的生殖道清洁度差,性生活不卫生,月经期不注意卫生时,这种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严重或长期慢性的盆腔感染有造成不孕的可能,这对新婚尚未怀孕的妇女来讲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不好了,要防范予未然。
新婚短期内不要孩子可用其它方法避孕,当然如果计划在3-5年内不要孩子也还是可以考虑放节育器的,因为IUD取出后生育功能立即恢复而且也不影响子代的发育,但若要放置,也不宜放置含有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因为孕激素有时造成长期闭经能否影响妇女的生殖功能,现在要下肯定或否定的结果为时过早,还是谨慎小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