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下奶的最佳时间通常在分娩后2-3天开始,实际时间受到母婴接触频率、产妇营养状况、分娩方式、心理状态和哺乳技巧等因素影响。
新生儿频繁吸吮能有效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建议产后1小时内开始肌肤接触并尝试哺乳,每日哺乳8-12次。早接触早吸吮可通过神经反射促进催乳素分泌,帮助建立泌乳反射。剖宫产产妇因麻醉影响可适当延后,但不宜超过6小时。
蛋白质、水分和热量摄入直接影响乳汁合成。产后需每日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保证2升饮水量。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会延迟泌乳启动,血红蛋白低于100g/L需及时纠正。
顺产产妇通常48小时内泌乳,剖宫产可能延迟至72小时。手术创伤应激导致催乳素分泌受抑制,术后镇痛药物也可能暂时影响泌乳。可通过侧卧式哺乳减轻腹部切口疼痛,促进早开奶。
焦虑情绪会抑制催乳素分泌。产后抑郁筛查评分≥10分需干预,家人应协助照顾新生儿,避免产妇过度疲劳。听轻音乐、深呼吸练习能缓解紧张,促进乳汁分泌。
正确含接姿势能提高吸吮效率。婴儿应含住大部分乳晕,下颌紧贴乳房,出现节律性吸吮伴吞咽声。哺乳前热敷乳房、按摩乳窦可促进乳汁排出,避免乳头皲裂影响哺乳。
建议哺乳期每日摄入300ml牛奶、50g瘦肉、1个鸡蛋及适量坚果,保证钙和必需脂肪酸供应。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避免提重物。注意观察婴儿每日尿量达6-8次、体重增长20-30g/天等有效哺乳指征。若产后72小时仍无胀奶感或乳汁分泌过少,需排除乳腺发育不良、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因素,及时咨询哺乳顾问或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