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男性健康 > 男科疾病 > 正文

前列腺增生饮食保健

发布时间:2018-12-16 11:18: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食疗是中医理论中较推崇的帮助疾病恢复的方法,应用食物中含有的有益成分,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那么,前列腺增生患者吃什么好呢?

前列腺增生饮食保健

1、南瓜子

男性40岁以后,大多数人有前列腺肥大的问题。美国一项实验发现,让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服用南瓜子的提取物,确实减少了患者频尿的次数,也改善了其他症状。南瓜子也是维生素E的最佳来源,可以抗老化,预防前列腺肥大。

2、麦芽油与干果果仁

严重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阴茎退化和萎缩,性激素分泌减少并丧失生殖力。而麦芽油却能预防并改变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常食小麦、玉米、小米等含麦芽油丰富的食物。德国医生发现,在某些经常大吃南瓜子的民族中,没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发生。这是因为南瓜子中含有一种能影响男性激素产生的神秘物质。此外,葵花子、核桃仁、杏仁、花生、松子仁等也对性功能有益。

3、蜂花粉制品

服用蜂花粉及其制品,可使前列腺组织增加血液循环,减少水肿,提高疗效,而且无副作用。因为蜂花粉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核各种维生素,其中的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对前列腺有一定的疗效。

4、番茄

多吃番茄的男人等于给自己添加了预防前列腺癌的保护网,这是因为番茄里含有大量叫做番茄红素的类胡萝卜素。但让许多科学家惊讶的是,番茄汁却不具备这项保护功能。原来,番茄红素要与含有脂肪的食物一起烹饪,才能被人体充分地吸收。对前列腺增生患者也有很大帮助。

5、水果

很多新鲜水果对于保护前列腺,治疗前列腺增生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前列腺增生患者可以多吃些新鲜水果,如西瓜、香蕉、葡萄、猕猴桃等,保护男人前列腺的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60岁夫妻相处之道人生感悟
60岁夫妻相处之道人生感悟
60岁夫妻相处之道需要注重情感沟通、互相尊重与共同成长。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主要有保持坦诚交流、培养共同兴趣、合理处理矛盾、关注健康管理、规划晚年生活等方式维系。60岁后的夫妻相处既是情感的沉淀,也是人生智慧的体现。1、保持坦诚交流老年夫妻应当建立定期沟通的习惯,可以每天固定时间分享见闻与感受。交流内容可包含日常生活琐事、子女近况、健康变化等实际话题,也应涉及...[详细]
发布于 2025-07-20

推荐阅读

行房出现血精怎么回事
行房出现血精怎么回事
血精可能由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生殖系统结核、精囊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血药物、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血精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多数与炎症或轻微损伤有关,少数情况下需警惕肿瘤等严重疾病。1、精囊炎精囊炎是血精最常见原因,多由细菌感染导致。患者可能伴随射精疼痛、下腹坠胀,精液呈粉红色或暗红色。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详细]
2025-07-18 14:55
6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算正常呢为什么
6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算正常呢为什么
60岁夫妻同房频率因人而异,通常每月1-4次均属正常范围。性生活的频率主要与身体健康状况、激素水平、心理状态及双方需求有关,无须刻意追求固定标准。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睾酮水平和女性雌激素水平会自然下降,可能影响性欲和性功能,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60岁人群仍保持较活跃的性生活,这与规律锻炼、慢性病控制良好、伴侣关系融洽等因素相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影...[详细]
2025-07-18 11:37
小便淋沥怎么治疗好
小便淋沥怎么治疗好
小便淋沥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热敷小腹、遵医嘱使用药物、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小便淋沥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功能异常、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线变细等症状。1、调整饮水习惯每日适量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冲刷尿道,但睡前2小时应减少饮水以避免夜尿频繁。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可饮用淡竹叶茶或玉米须...[详细]
2025-07-18 06:39
003避孕套容易破吗
003避孕套容易破吗
避孕套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通常不容易破裂,但操作不当或产品缺陷可能导致破损。避孕套采用乳胶或聚氨酯等高弹性材料制成,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经过严格压力测试,正常使用时的破裂概率较低。正确使用包括选择合适尺寸、避免指甲或尖锐物划伤、全程佩戴、配合水基润滑剂等。多数破损与人为因素相关,例如佩戴时未排空前端储精囊、重复使用、超薄款选用不当或润滑不足导致摩擦加剧。少数...[详细]
2025-07-17 13:16
小便多怎么治疗最快的方法
小便多怎么治疗最快的方法
小便多可通过调整饮水量、避免刺激性食物、膀胱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小便多可能与饮水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1、调整饮水量减少每日液体摄入量,尤其是睡前避免大量饮水。控制咖啡、茶、酒精等利尿饮品的摄入,有助于减少排尿频率。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2、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酸...[详细]
2025-07-17 11:12
怎样追一个单亲妈妈呢
怎样追一个单亲妈妈呢
追求单亲妈妈需要更多耐心和理解,关键在于尊重她的独立性与家庭责任,同时展现真诚与稳定性。单亲妈妈通常面临时间紧张、情感防备等现实挑战,需通过建立信任、分担压力、融入孩子生活等方式逐步推进关系。1、尊重边界单亲妈妈的生活重心常围绕孩子与工作,初期避免过度打扰她的日程。可通过简短问候或实用帮助建立联系,如接送孩子时顺路带早餐,但不要频繁要求单独约会。观察她对私人...[详细]
2025-07-20 13:41
血精什么病是什么情况
血精什么病是什么情况
血精通常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可能与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生殖系统结核或肿瘤等疾病有关。血精主要表现为精液呈粉红色、红色或暗红色,可能伴随射精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精囊炎精囊炎是血精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除血精外,常伴有下腹坠胀、会阴部不适。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详细]
2025-07-20 13:16
小鸟什么季节生蛋
小鸟什么季节生蛋
小鸟一般在春季和夏季生蛋,具体时间因种类和地域气候差异有所不同。多数温带地区的小鸟会选择春季3-5月繁殖,此时气温回升、食物充足,有利于雏鸟存活。例如麻雀、燕子等常见鸟类多在4月开始筑巢产卵,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约12-15天。热带地区的鸟类可能全年繁殖,但会避开雨季或极端高温时段。部分候鸟如大雁会在迁徙至北方后的5-6月集中产卵,确保幼鸟在冬季前具备飞...[详细]
2025-07-20 12:51
腿上很多皮屑粘在裤子上
腿上很多皮屑粘在裤子上
腿上很多皮屑粘在裤子可能是皮肤干燥或某些皮肤疾病引起的,常见于冬季或气候干燥时。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缺乏保湿、银屑病、湿疹、鱼鳞病等因素有关。建议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度清洁,必要时就医明确诊断。皮肤干燥是腿上出现皮屑最常见的原因,尤其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时更为明显。皮肤表面角质层水分流失会导致脱屑,皮屑容易附着在衣物上。日常护理应减少热水洗澡频率,水温控...[详细]
2025-07-20 12:26
全身都有炎症是怎么回事
全身都有炎症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慢性疾病或环境毒素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避免过敏原、控制慢性病及排毒等方式干预。1.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常见如流感病毒、链球菌感染等,伴随高热、肌肉酸痛。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颗粒,或抗真...[详细]
2025-07-20 12:02
孕妇贫血低血压怎么治疗
孕妇贫血低血压怎么治疗[详细]

杨尧华

杨尧华

主任医师

2025-03-26 15:51
孩子感冒咳嗽拉肚子治疗方法有哪些
孩子感冒咳嗽拉肚子治疗方法有哪些[详细]

李青

李青

主任医师

2025-03-22 13:35
做完人流后四十多少天来了月经特别黑
做完人流后四十多少天来了月经特别黑[详细]

荣春红

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2025-03-15 12:05
自然流产的恢复时间需要多久
自然流产的恢复时间需要多久[详细]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18:11
慢性胆囊炎吃哪种的药物
慢性胆囊炎吃哪种的药物[详细]

蒋天盛

蒋天盛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17:55
益母草颗粒说明书
益母草颗粒说明书[详细]

荣春红

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2025-02-27 15:20
轻度宫颈炎如何治
轻度宫颈炎如何治[详细]

李云波

李云波

主任医师

2025-02-09 17:41
缓解疗肾阴虚的最好方法
缓解疗肾阴虚的最好方法[详细]

房栋

房栋

副主任医师

2025-02-01 17:58
宝宝黄疸妈妈吃茵栀黄有什么效果
宝宝黄疸妈妈吃茵栀黄有什么效果[详细]

邵红

邵红

副主任医师

2025-01-29 13:00
六个月的宝宝拉绿色大便什么引起的
六个月的宝宝拉绿色大便什么引起的[详细]

王海燕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2025-01-10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