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男性健康 > 男科疾病 > 正文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育指南

发布时间:2019-02-10 09:45:2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多发病,其与不育的关系甚为复杂,争议很多。但慢性前列腺炎与精液的液化关系是医学界所证实的。前列腺液是精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精子比做鱼儿的话,前列腺液就是鱼塘里的水,前列腺炎里面的液化因子参与精液的液化,只有正常的液化,精子才能摆脱束缚,自由地运动。因此如果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话,精液就不能正常液化,精子运动能力差,会影响正常的受孕。

此外,现代研究证实慢性前列腺炎还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影响男性精子质量:

1.病原体感染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Ⅱ型多为病原体感染引发,其中,革兰阴性菌是较为常见的细菌之一,支原体也较多,作用于机体后会大幅降低精子的活动力,降低精子数量,使精子发生畸形改变等。大量的白细胞也可通过蛋白酶、活性氧族、细胞因子介导等损失精子,同时生殖道的感染也会增强精子抗体的生成。

2.免疫机制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后,IgA、IgG将有所升高,会增加漏出液与局部分泌,这些物质与抗精子抗体的生成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会生成大量的炎症细胞,其中吞噬物质会严重影响精子的功能。而抗精子抗体可直接作用于精子,使其发生凝集或破坏精子膜,造成精子死亡。氧自由基也是精子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之一,可使精子发生氧化损伤,活性氧升高与抗氧化水平降低是机体发生不育的主要病因。细胞因子中表皮生长因子与锌存在着密切联系,可影响精子功能。

治疗建议如下:

1.精液检查:对有生育要求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最好做一下精液检查,观察一下精液的液化是否正常,如发现精液不液化就应积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问题和液化问题。

2.前列腺液病原体检测:如果检测出病原体,应对其培养进行药敏试验后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一般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对非特异性病因的慢性前列腺炎有优势。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以改变体质,提高前列腺功能,从而改善精液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60岁一70岁老人走路
60岁一70岁老人走路
60岁至70岁老人每天可步行30-60分钟,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调整。步行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关节灵活性和调节情绪,但需避免过度疲劳或关节疼痛。步行速度建议保持在每分钟90-120步,相当于每小时3-5公里。体质较好的老人可选择快走或间歇性变速行走,膝关节不适者应减少上下坡路段。清晨或傍晚气温适宜时锻炼更安全,夏季需避开正午高温。随身携带温水补充水...[详细]
发布于 2025-07-26

推荐阅读

血精症怎么可以完全治愈
血精症怎么可以完全治愈
血精症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完全治愈。血精症可能与生殖系统感染、精囊炎、前列腺炎、外伤或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精液带血、射精疼痛、会阴胀痛等症状。1、药物治疗血精症若由细菌性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若存在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可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对于精囊充血患者,云...[详细]
2025-07-25 09:57
血精症一般排几次干净
血精症一般排几次干净
血精症一般排精1-3次后可逐渐干净,具体次数与病因及个体恢复能力有关。血精症可能与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等因素相关,表现为精液中混有血液,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生理性血精或轻微炎症引起的血精症,通常在1-2次排精后血液成分减少或消失。这种情况下,身体可能通过自然代谢和局部修复使症状缓解。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及禁欲一段时间有助于恢复。若由轻度充血...[详细]
2025-07-24 14:55
血精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血精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血精症可能由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生殖系统结核、精囊肿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精液带血、射精疼痛、会阴胀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精囊炎精囊炎是血精症最常见原因,多由细菌逆行感染导致。患者除精液呈粉红色或暗红色外,常伴随下腹坠胀感。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慢性期易反复发作。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配合温...[详细]
2025-07-24 08:43
血精症是什么情况引起的呢
血精症是什么情况引起的呢
血精症可能由精囊炎、前列腺炎、生殖系统损伤、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因素引起。血精症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通常表现为精液呈粉红色、红色或带有血丝,可能伴随射精疼痛、会阴不适等症状。1、精囊炎精囊炎是血精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射精疼痛、下腹部胀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精囊炎...[详细]
2025-07-23 14:06
为什么穿紧身内裤
为什么穿紧身内裤
穿紧身内裤可能由追求美观、运动需求、保暖需求、特殊场合需求、个人习惯等原因引起,但长期穿着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增加感染风险、导致皮肤摩擦损伤、影响男性生殖健康、诱发妇科疾病等问题。建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内裤材质和松紧度,并注意清洁卫生。1.追求美观紧身内裤能更好贴合身体曲线,凸显身材优势,满足部分人群对形体美的追求。部分设计款式的紧身内裤带有蕾丝、镂空等时...[详细]
2025-07-23 05:24
血精是如何引起的,怎样治疗
血精是如何引起的,怎样治疗
血精可能由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生殖系统结核、精囊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血精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通常表现为粉红色、红色或棕色的精液,可能伴随射精疼痛、会阴部不适等症状。1、精囊炎精囊炎是血精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过度性生活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射精疼痛、下腹部坠胀感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详细]
2025-07-21 16:35
小便怎么才不会溅
小便怎么才不会溅
减少小便飞溅可通过调整排尿姿势、控制排尿速度、选择合适高度等方法实现。主要有保持坐姿排尿、控制尿流速度、调整马桶高度、使用防溅工具、及时清洁等措施。1、保持坐姿排尿男性采用坐姿排尿可显著降低飞溅概率。坐姿时尿道口与马桶水面距离缩短,尿流冲击力减弱,尤其适合行动不便或夜尿频繁者。建议养成坐便习惯,公共场所若无坐便器可半蹲姿势降低高度。2、控制尿流速度排尿时放松...[详细]
2025-07-26 12:02
患有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详细原因
前列腺炎疾病是男科疾病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其中细菌性前列炎是危害性以及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引起细菌性前列炎的原因就是由于男性生活的不洁净而引起的,下来让专家对于男性患有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详细原因给做一下介绍。 1、它病...[详细]
2019-02-18 19:21
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
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多维度综合影响的复杂议题。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口数量变化会影响劳动力供给、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导致就业压力增大,资源分配不均。人口老龄化则会增加社会保障负担,影响经济活力。适度的人口规模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但需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人口增长会加大粮...[详细]
2025-07-26 11:12
荷尔蒙味是什么味
荷尔蒙味通常指人体分泌的性激素如睾酮、雌激素与汗液、皮脂混合后产生的特殊体味,其气味特征因人而异,可能表现为略带腥膻、微酸或类似麝香的复杂气息。性激素本身无色无味,但与皮肤表面的细菌相互作用后会形成挥发性化合物。男性荷尔蒙味多呈现为麝香调混合汗液的咸涩感,这与睾酮促进皮脂腺分泌有关。女性在排卵期可能散发微甜的体味,源于雌激素水平升高改变皮脂成分。部分人群的荷...[详细]
2025-07-26 10:47
阴虚体质调养怎样合理饮食
阴虚体质调养怎样合理饮食[详细]

马小丽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2025-04-10 14:00
什么是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什么是麝香的功效与作用[详细]

陈玉静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2025-03-30 15:51
两腿酸软无力没精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两腿酸软无力没精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详细]

牛建海

牛建海

主任医师

2025-03-28 17:05
阴阳不和阴气太重怎么治疗
阴阳不和阴气太重怎么治疗[详细]

牛建海

牛建海

主任医师

2025-03-26 15:00
清宫后白带褐色
我前段时间做了清宫手术,身上总是不干净,清宫后白带褐色?[详细]

巩丽

巩丽

主治医师

2025-03-02 18:15
两个月宝宝腹泻怎么办
两个月宝宝腹泻怎么办[详细]

顾倩

顾倩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15:46
来姨妈前有什么征兆
来姨妈前有什么征兆[详细]

李云波

李云波

主任医师

2025-02-10 15:29
山楂和白萝卜汁加红糖熬宝宝能不能喝
山楂和白萝卜汁加红糖熬宝宝能不能喝[详细]

顾倩

顾倩

副主任医师

2025-01-31 19:01
月经成褐色什么引起的
月经成褐色怎么回事[详细]

边文会

边文会

主任医师

2025-01-25 19:45
肾和性功能有没有关系
肾和性功能有没有关系[详细]

陈武山

陈武山

主任医师

2025-01-13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