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过敏通常与材质刺激、化学添加剂或个体敏感体质有关,主要有卫生巾表层材料、香精香料、荧光增白剂、粘合剂残留、储存环境不当等原因。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会阴瘙痒、红肿、皮疹等症状,建议立即停用并更换低敏产品。
部分卫生巾采用化纤材质或塑料薄膜作为表层,透气性差且可能摩擦皮肤。棉质表层相对安全,但劣质棉絮中残留的短纤维也可能刺激皮肤。过敏体质者应选择标注纯棉且无荧光剂的产品,使用前可剪取小片贴于手臂内侧测试。
为掩盖经血气味添加的合成香料是常见致敏原,尤其薰衣草、薄荷等植物精油成分。这些物质可能破坏会阴部弱酸性环境,导致接触性皮炎。经期免疫力下降时更易引发过敏,建议避开含香型产品,清洁时仅用温水即可。
部分厂家为提升卫生巾视觉白度添加荧光剂,这类化学物质可通过黏膜吸收。长期接触可能诱发会阴部慢性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灼热感。选购时注意包装是否标明不含可迁移性荧光物质,夜间使用无漂白本色卫生巾更安全。
固定护翼的工业胶可能含有甲醛等挥发性物质,更换时胶渍接触皮肤会导致局部刺痒。过敏者优先选用热熔胶粘贴的产品,或改用月经杯等非粘贴式经期用品。使用前可轻搓护翼背面减少胶粒脱落。
潮湿环境中存放的卫生巾易滋生霉菌,开封后未密封保存可能沾染灰尘螨虫。建议单独存放于干燥避光处,避免与洗涤剂等化学品混放。使用前观察是否有霉斑或异味,经期抵抗力低下时更需注意产品卫生。
发生过敏后应立即用温水冲洗会阴部,避免抓挠加重损伤。可临时使用冷敷缓解瘙痒,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若出现水疱、溃烂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日常建议备两种以上品牌卫生巾轮换使用,经期每2小时更换一次,过敏体质者经前可预先服用维生素C增强皮肤抵抗力。经期用品选择应优先考虑材质安全而非吸收量,特殊时期避免使用内置棉条或卫生棉条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产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