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内裤最好单独手洗,使用中性洗涤剂并用热水浸泡消毒。清洗方式主要有温水手洗、专用皂液清洁、避免机洗混洗、及时晾晒通风、定期煮沸消毒。
40-60度温水能有效溶解分泌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水温过低无法彻底清洁,过高可能损伤棉质纤维。建议先冷水预洗去除表面污渍,再用温水揉搓重点部位。手洗时指腹轻轻打圈按摩裆部,避免用力刷洗导致织物变形。
选择含茶树精油或乳酸成分的弱酸性内衣专用皂,pH值5.5左右更贴近会阴部弱酸环境。普通洗衣液含碱性物质可能破坏私处菌群平衡,漂白剂残留易诱发接触性皮炎。清洗时皂液需充分起泡后涂抹,静置3分钟再冲洗。
洗衣机滚筒易残留霉菌和洗涤剂,混洗时其他衣物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交叉感染。若必须机洗应使用内衣消毒袋,选择95度高温程序。注意深色与浅色内裤分开清洗,防止染料迁移导致会阴皮肤过敏。
潮湿环境易滋生白色念珠菌,洗净后需在1小时内展开晾晒。紫外线照射6小时可杀灭90%以上致病菌,阴雨天可用烘干机高温处理10分钟。避免反晒或夹子固定裆部,以免形成潮湿褶皱滋生细菌。
纯棉材质内裤每月可煮沸3分钟杀菌,水中加入小苏打可增强去渍效果。化纤材质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5分钟,注意彻底冲洗避免刺激皮肤。新购内裤首次穿着前建议先消毒,去除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制剂残留。
建议每日更换内裤并及时清洗,分泌物较多时可早晚各换一次。选择浅色全棉材质便于观察分泌物异常,裆部出现发黄硬化应及时更换。经期建议使用一次性内裤,减少细菌滋生风险。存放时保持抽屉干燥通风,可放置活性炭包吸附潮气。若出现会阴瘙痒或皮疹,需停用所有洗涤剂并用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