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楼上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衣着朴素,不施粉黛,身材不高,走起路来急匆匆地。这样的女人淹没在人群里似乎很平常,但她有一个异常明显的特点:能说。刚开始我以为这是热情,但假如你跟她接触久了,你绝对会想着逃离,所谓的“能说”正是因为她在婚姻中感到了孤独。
她和老公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跟老公说话时,也往往得不到回应或是嗯、哦、噢之类的敷衍,老公根本没意识去关注她的情绪,甚至在她生病时,迎来的也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久而久之,她的唠叨无处发泄,话全压在心里,一旦有人倾听,她便如获救命稻草。
她是不得不说,谁都制止不住,因为她太痛苦、太压抑了,遇到宽松的空间,她只想说话,表达自己,把受到的委屈、憋屈全都释放出来。
女人其实在婚姻里,比男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对女人来说,最艰难的时刻也许不是自己风华不再、容颜老去,而是我对你极尽苛责,你对我极尽冷漠,不懂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把日子过死了。
在婚姻这场戏里,最可悲的,就是你不被对方“看见”。
没有存在感,是婚姻最痛苦的凌迟。
看某个美剧,副总统深情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兼情人说:
我肩负着几百万美国人的生命安全和全世界的瞩目,但我却不可抑制地想着你。
这样的表白也简直是表达爱意的范本,几百万美国人的生命,全世界的瞩目,但是都挡不住我对你的思念!!!
哪个女的听见这样的表白都会晕菜,果不其然,女主听了很受用。即使她不爱他,但是一样答应留下来,晚上不走了。
我有一切难以推卸的生死攸关的重要责任,但我却不可抑制地想着你。言外之意,你就是比这一切都重要。
所以存在感这件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觉得自己“重不重要”的问题。
重要,就是有存在感,不重要,就是没有存在感。
而我们所有人的存在感,其实都是在我们和别人的“关系”中获得的,一开始是和我们的父母,当我们走入恋人、婚姻关系中之后,丈夫就变成了我们获得存在感的关系对象。
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的人,通常在小时候都没有获得足够的认同:
1)我的父母不希望我存在,比如我是女孩,父母想要男孩
2)我父母不希望我的一部分存在:必须要考第一名,否则就不要我了。
3)父母只关注我的一部分存在:一直都觉得我是个没能力的很脆弱的小孩。
4)父母一直都伤害我的存在:我不能以真实面目示人。
结语:想要变得更重要、更有意义,很多男男女女在爱情中寻寻觅觅,一旦感情变得平淡,就会生出危机之心,定要另换一个肯陪伴他,获得激情的人。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何洁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