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乱来也可能感染梅毒,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医源性感染或潜伏期感染等途径引起。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但性接触并非唯一传播方式。
孕妇感染梅毒后,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孕期未规范产检或未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母亲,新生儿可能出现皮肤黏膜损害、骨软骨炎等典型症状。建议所有孕妇在孕早期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
输入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感染。共用注射器、纹身器具消毒不彻底等行为也存在风险。我国目前对献血者实施严格筛查,但窗口期献血仍可能导致传播,潜伏期患者血液具有传染性。
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毛巾、衣物等物品可能感染,尤其当皮肤黏膜存在微小破损时。梅毒螺旋体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数小时,但日常社交接触如握手、共餐不会传播。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传播,如牙科器械、手术器械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未及时处理也存在感染风险。现代医疗严格执行消毒规范,此类感染已较罕见。
部分感染者可能处于数年无症状的潜伏期,期间血清学检测呈阳性。这类人群可能通过献血或母婴途径无意间造成传播,自身也可能在免疫力下降时发展为晚期梅毒。
预防梅毒需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医疗操作选择正规机构。确诊后应配合医生完成全程青霉素治疗,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日常保持良好免疫力,皮肤破损时及时消毒处理。治愈后仍需定期随访监测血清抗体滴度变化,晚期梅毒可能累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需终身随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