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建议选择舒适放松的姿势,避免压迫腹部或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适合的姿势主要有侧卧屈膝、平躺垫高腿部、坐姿后倾支撑、跪趴式放松、适度散步活动。
左侧卧或右侧卧时双膝微屈,能减轻子宫对腰骶部的压力,缓解痛经。可在膝盖间夹软枕保持骨盆稳定,避免长时间单侧压迫。此姿势适合夜间睡眠,有助于改善经期腰酸和腹部坠胀感。
平躺时在膝盖下方垫枕头抬高15-20厘米,使腰部完全贴合床面。该姿势能降低盆底肌张力,减少经血逆流风险,特别适合经量较多时。注意避免直接压迫腹部,可配合腹式呼吸放松。
坐立时身体后倾120度左右,用靠垫支撑腰椎,双脚平放地面。这种坐姿能分散子宫压力,适合办公或休息时采用。每30分钟可起身活动,防止盆腔淤血加重水肿。
双手双膝支撑床面,背部与地面平行,臀部缓慢后坐至脚跟。该姿势通过重力作用促进经血排出,缓解严重痛经,每次保持2-3分钟为宜。有头晕症状时应避免此动作。
经期第二三天后可进行慢速行走,步幅减小至日常的2/3。温和运动能促进前列腺素代谢,改善子宫收缩节律。建议选择平坦路面,每次不超过20分钟,避免跳跃或剧烈摆胯动作。
经期体位管理需结合个人舒适度调整,避免倒立、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时可采取半卧位。饮食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适量饮用姜茶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剧烈疼痛或经血异常需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因素。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午间可短时采用胎儿睡姿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