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时需谨慎用药,临床常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等药物调节周期,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选择主要与激素水平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黄体酮属于天然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转化脱落。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月经推迟,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头晕等副作用。用药前需排除妊娠及器质性疾病。
该药物为逆转录孕酮制剂,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干扰较小。常用于孕激素缺乏引起的闭经,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禁忌用于不明原因阴道出血患者。
雌激素类药物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联合孕激素使用形成人工周期。适用于卵巢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引发恶心、血栓风险,乳腺癌病史者禁用。
益母草颗粒、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促进经血排出。适合气血瘀滞型月经推迟,需辨证使用,见效相对较慢但副作用较小。
多囊卵巢综合征需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高泌乳素血症需溴隐亭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宫腔粘连等器质性疾病需针对性处理原发病。
月经推迟超过3个月需就医排查病因,避免自行滥用激素药物。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食用红枣、桂圆等补血食物,配合腹部热敷、足三里穴位按摩等物理方法辅助调理。运动建议选择瑜伽、快走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过度节食减肥导致内分泌紊乱。长期月经不调者建议监测基础体温并记录月经周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