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痔疮的概率略高于男性,主要与妊娠、久坐、便秘、饮食结构、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
孕期子宫增大会压迫盆腔静脉,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血管壁松弛,加重静脉曲张。多数孕妇在妊娠中晚期会出现痔疮症状,产后随着腹压降低可逐渐缓解。
长期保持坐姿会使肛门部位血液循环不畅,静脉血液淤积形成痔核。办公室女性、司机等职业群体发病率较高。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避免连续久坐超过两小时。
排便时过度用力会增加直肠静脉压力。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导致的便秘是重要诱因。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足够蔬菜水果有助于预防。
辛辣刺激食物会扩张血管,酒精会加重静脉充血。高脂低纤维饮食易引发排便困难。建议控制辣椒、酒类摄入,增加全谷物、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月经周期中黄体期静脉通透性增加,部分女性会出现痔疮症状加重。更年期女性因胶原蛋白流失,血管支撑力下降更易形成痔核。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肛门保健。
预防痔疮需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每日保证足够水分摄入,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便血、脱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药物。温水坐浴可缓解急性期肿胀疼痛,但长期症状需通过硬化剂注射、套扎术等专业治疗干预。孕期女性可通过侧卧缓解盆腔压力,产后进行提肛运动帮助恢复。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