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提肛运动、饮食调整、局部用药、中药熏洗、冰敷缓解、保持清洁等小偏方缓解症状。痔疮通常由久坐久站、便秘、妊娠、辛辣饮食、遗传等因素引起,需结合生活习惯改善与医疗干预。
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泡会阴部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核水肿。水中可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稀释液帮助消炎,但皮肤破损或感染者禁用。坐浴后需擦干水分,避免久坐潮湿环境。
平躺时收缩肛门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进行3-5组。该动作能增强盆底肌群力量,改善静脉回流,长期坚持对轻度脱垂痔核有回纳作用。急性血栓性痔发作期应暂停锻炼。
增加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饮食,推荐早餐前空腹饮用蜂蜜水软化粪便。长期便秘者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外痔肿痛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缓解灼热感,内痔出血可遵医嘱使用化痔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含冰片成分能快速止痛,但孕妇禁用。用药前需清洁患处,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用。
选用五倍子、苦参等中药材煎煮后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坐浴15分钟。此法能收敛止血、消肿止痛,每周3-4次为宜。皮肤敏感者应提前测试药物耐受性,熏洗后涂抹凡士林保湿。
急性期用毛巾包裹冰袋外敷痔核处,每次不超过1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暂时麻痹神经减轻疼痛,收缩肿胀血管。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糖尿病患者慎用冷刺激疗法。
排便后使用无酒精湿巾轻柔清洁,或选择智能马桶温水冲洗。穿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刺激患处。合并肛裂者可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瘙痒时切忌抓挠。
痔疮患者应建立定时排便习惯,如厕时不玩手机超过5分钟。办公族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孕妇可侧卧减轻盆腔压力。症状持续加重或便血呈喷射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直肠病变。日常可练习瑜伽蝴蝶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睡眠时垫高臀部20厘米有助于静脉回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曹剑
副主任医师